背景
一辆1996年生产的奔驰S320轿车,该车装配W140底盘,M104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双缸同时点火系统,累计行驶里程12万km。
现象
因发动机怠速运转不稳、冷车“放炮”、加速不良、高速无力等故障到维修厂维修。
方案
接车后首先试车,故障现象如驾驶员所述。按照一般维修程序,首先用wu一2000B故障诊断仪(车博世)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读得故障码为“21一氧传感器故障”。经检测,氧传感器正常,但为了慎重起见,还是更换了氧传感器。清除故障码后试车,故障现象依旧。 接下来,读取发动机数据流。经检测各项数据,发现节气门开度过大,且3缸、4缸高压电异常。于是,对节气门进行检查,发现节气门体很脏,遂将其清洗干净。根据3缸、4缸高压电异常的现象,逐一对各点火线圈的低压接头进行断路试验,当拔下3缸、4缸共用的点火线圈低压接头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证明3缸、4缸工作不良。 拆下这两缸的火花塞进行检查,并没有发现不良之处。将1缸、6缸的点火线圈与3缸、4缸互换,经试验,1缸、6缸工作仍然良好,表明故障在3缸、4缸点火线圈低压线路上。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3缸、4缸点火线圈低压线路两端,呈现短路状态。经检查,发现该线路的某一段受高温影响而老化,两线芯已有多处接触在一起。更换这段线路后,故障现象有所减轻,但发动机依然动力不足,且有轻微“放炮”现象。进一步检查点火系统,发现3缸、4缸的电火花较弱。接下来,对发动机各缸的火花塞和高压线进行检测,均没有发现问题。对各缸的塞帽进行检测,发现3缸、4缸的塞帽电阻值过大。塞帽是连接高压线和火花塞的一个橡胶帽,内置线圈,它有固定的电阻值,如果阻值过大,会造成点火过弱或不点火,还有可能击穿火花塞。更换新的塞帽,起动发动机,一切恢复正常。 将前面更换下来的氧传感器清洁后重新安装到车上,发动机工作仍然良好,也无故障码出现,表明原氧传感器本身并无故障,是由于3缸、4缸未燃烧的混合气在排出缸外时被高温气体点燃,导致氧传感器出现暂时性的故障,并导致排气管“放炮”。
备注
维修作业结束后,对该故障的原因进行总结。大家认为,导致线路出现老化的原因,是由于该车型的发动机线束都隐藏在发动机装饰板内,当发动机工作时,由于温度高且散热条件差,尤其是在南方炎热的夏季长时间停车开空调时,导线周围的温度很高,致使导线绝缘层老化脱落,加上发动机工作时的振动,使导线之间接触而发生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