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产本田雅阁轿车仪表板VSA/ABS驻车制动灯常亮

来自:来源网络
6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836
回复数
1

背景

车型:2008年产2.4L第八代广州本田雅阁导航版,该车行驶了大约1万km

现象

刚刚在维修站进行过前杠喷漆。喷完漆后把车开到完检车位时。突然出现仪表板VSA(车辆稳定辅助系统)/ABS/驻车制动灯常亮的故障,并且伴随D挡指示灯闪烁。

方案

首先用本田专用诊断仪HDS读取ABS控制单元的故障码,发现无法通信。然后读取其他控制单元的故障码,结果发现发动机存储F—CAN(快速控制局域网)故障(ECM/PCM—VSA控制单元),自动变速器存有U0122F—CAN故障(PCM—VSA控制单元),车身控制单元中存在故障码U0122,含义是仪表板控制单元与VSA控制单元无法通信。 通过网络拓扑图(图1)可以看出,ECM/PCM控制单元、仪表板控制单元(网关)都不能与VSA控制单元通信,并且诊断仪也不能直接访问该控制单元,从而可以推断出,VSA控制出现异常。 首先检查VSA控制单元电源电路(图2)是否断路,具体体现为:VSA控制单元无工作电压; VSA控制单元无搭铁或搭铁不实,不能形成有效回路。检查驾驶员侧仪表台下方熔丝/继电器盒6号熔丝(75A)和前排乘客侧仪表台下方熔丝/继电器盒20号熔丝(30A)、21号熔丝(30A),测量结果正常。 接下来需要快速判断是否是VSA控制单元出现故障。采用替换法,将无故障的VSA控制单元更换到车上后,故障现象依旧。用万用表测量VSA控制单元插头的电源线,电源线电压正常。检查VSA控制单元的搭铁也没有问题,通信线经过测量也是导通的。最后对组合仪 表、驾驶员侧MICU、发动机控制单元又进行了更换,仍不能解决问题。重新整理思路,结合车辆产生故障的原因,仔细查看电路图,得知G202即为VSA控制单元搭铁点,于是找出该搭铁点(位于前保险杠后的右前搭铁点,见图3)。 结果发现该搭铁点紧固螺栓没有拧紧,于是对该螺栓进行紧固,但紧固后故障现象依旧,没有任何好转。考虑到整个维修过程,应该没有疏漏的地方,会不会是新替换的部件有问题?再次对发动机控制单元进行替换,发现故障现象不再出现,而再换回原先的控制单元,故障现象也消失了。经过多次试车,该故障彻底排除。

备注

本案例根本的故障原因是VSA控制单元搭铁不实,而对VSA控制单元搭铁线束检测是关键。这一步虽然在故障诊断初期都已经做了,但是由于VSA控制单元搭铁点的位置比较隐蔽,因此首次检测时并没有对搭铁点进行检测。而是用万用表导通挡测量与车身导通情况,这样测量是存在问题的。因为根据万用表的不同,其导通电阻是不一样的,一般都在几十欧姆,万用表就能显示导通。而通常控制单元的接地电阻值却往往小于1Q。这种情况下万用表肯定显示导通,从而会造成维修人员的误判。 本案例中还有一个忽略的地方,就是在紧固了VSA控制单元搭铁点后,没有及时清除发动机控制单元内存储的故障码,因此在起动着车后,故障现象(仪表板的VSA/ABS/驻车制动灯常亮并且伴随D挡指示灯闪烁)依然表现出来,给维修人员以故障未排除的误判。而在替换发动机控制单元时,由于插拔该控制单元线束时切断了一次蓄电池电源,相当于故障码“清除”(根据经验判断,断开蓄电池只是让故障指示灯熄灭,但故障码以历史故障形式存在,不再会影响着车)。这样的失误在维修过程中也是十分不应该的。目前,广大“4S”店普遍采用替换法(更换配件的方法)来排除故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车辆的诊断维修时间,快速找到故障点。不过,采用这种方法应该是基于对故障涉及的系统原理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在一些基本检测完成之后进行,不盲目换件,这样替换法的目的性才能达到。而且维修人员采用替换法时还应该注意,新件本身存在故障,或者存在匹配问题等,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所以维修人员采用替换法时应该对新件进行检查确认。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1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