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压传感器。 高压传感器可取代空调压力开关或制冷剂压力和温度传感器。 通电后,高压传感器产生一个方波信号,这个信号会随着系统的压力变化而变化。 下游的控制单元(制冷剂风扇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全自动空调的控制单元等)根据这个信号计算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压力。
(2)制冷剂温度传感器。
制冷剂温度传感器是一个热敏电阻,安装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
制冷剂温度传感器接口没有阀门,只能在制冷剂循环回路排空时拆卸。
全自动空调控制单元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分析。
(3)制冷剂压力/温度传感器。
制冷剂压力/温度传感器位于发动机舱内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高压管路上,它将制冷剂温度与制冷剂压力信号发送到自动空调系统控制单元。
(4)车外温度传感器。
车外温度传感器位于车身前部,它用于判断实际的外部温度。控制单元按照这个温度信号来操纵温度翻板和新鲜空气鼓风机工作。车外温度传感器具有自诊断功能:如果温度信号失效,会使用另一个温度传感器(新鲜空气进气道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来取代;如果后者也失效了,那么系统用10℃这个替代值继续工作,但这时循环空气模式则不能使用。
(5)新鲜空气进气道温度传感器。
新鲜空气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新鲜空气进气道中。该传感器实际就是外部实际温度的第二个测量点。控制单元按照这个温度信号来操纵温度翻板和新鲜空气鼓风机工作。
(6)日照光电传感器。
日照光电传感器安装在仪表板除霜通风口之间的一个黑色塑料滤光器下面,阳光透过滤光器照射下来。该传感器用于检测日照的强度与方向。
日照光电传感器由2个光电传感器组成,可探测车厢内的光照情况,向全自动空调控制单元发送电压值信号,以便对驾驶员区和副驾驶员区进行分区温度调节。
(7)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插在蒸发器后面的空调系统中,并检测蒸发器下游的空气温度。
使用此信号,自动空调系统控制单元可以按照乘客的要求精确地调节压缩机的输出。空调压缩机在-1~0℃时关闭,在约3℃时接通,这样可防止冷凝水结冰。
(8)空气湿度传感器。
各种测试方法表明,尤其是在外界温度很低的情况下,挡风玻璃上部的1/3会变得非常冷因而容易起雾。为了能测量到该区域,空气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后视镜的根部。
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挡风玻璃上结雾之前,空调压缩机功率和风扇转速会自动提高,除霜翻板会进一步打开。之后,干燥空气流经蒸发器和热交换器,从除霜出风口吹岀,吹向挡风玻璃和侧窗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