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6变速器由变矩器、齿轮机构、液压系统、换挡控制系统和换挡操纵机构五大部分组成。本单元将以上组成部分概括为机械、电控和液压三个系统进行介绍。 机械结构: GF6变速器机械结构组成如图11-2所示。这里面主要包括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及“P”挡锁止机构等部件1.行星齿轮机构GF6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属于复合行星齿轮组。共3个行星齿轮组,分别是反作用行星齿轮组、输入行星齿轮组和输出行星齿轮组,如图11-3所示。3个行星齿轮组通过不同的离合器与输入轴、输出轴或变速器壳体相连,通过改变不同的离合器工作状态,可提供6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 2.离合器GF6变速器的离合器一共包括5组多片离合器和一个单向离合器。 3-5-R挡离合器安装在3-5-R挡及4-5-6挡离合器鼓总成的外圈,离合器片的内齿连接到离合器鼓上,外齿连接到反作用太阳轮上;4-5-6挡离合器总成安装在3-5-R挡及4-5-6挡离合器鼓总成的内圈,其外齿连接到离合器鼓上,内齿连接到反作用行星架上,如图11-4所示。
1-2-3-4挡离合器总成安装在变速器壳体总成内,离合器片的外齿连接到变速器壳体上,内齿连接到输出太阳轮总成上;2-6挡离合器安装在变速器壳体内,其外齿连接到变速器壳体上,内齿连接到反作用太阳轮上,如图11-5所示。
低-倒挡离合器安装在变速器壳体内,其外齿连接到变速器壳体上,内齿连接到低倒挡单向离合器总成上;单向离合器安装在低一倒挡离合器及反作用行星架总成内,单向离合器的外套与变速器的壳体相连,内套与反作用行星架及低-倒挡离合器片的内齿相连。
3.“P”挡锁止机构“P”挡锁止机构是通过驻车棘爪与驻车齿轮配合,以实现“P挡位置的驻车锁止,其结构如图11-6所示。
电控系统:
GF6电控系统的组成包括输入装置、控制模块及输出执行器,如图11-7所示。
1.控制电磁阀阀体总成变速器控制模块指令1个换挡电磁阀(SS1)和6个压力控制电磁阀(PCS),以实现挡位的切换及换挡时刻的精确控制。控制模块还可以控制变矩器锁止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从而使发动机实现最大燃油效率,同时保证车辆性能。所有电磁阀、油温传感器包括控制模块组装成一个独立的控制电磁阀总成,如图11-8所示。
控制电磁阀阀体总成直接用螺栓固定在变速器阀体上,通过一个14针脚的线束连接器连接在发动机线束上。电磁阀总成利用铅制框架系统将这些部件电气连接到变速器控制模块上,这些部件之间没有使用导线,不可以进行单独维修,只能进行总成更换2.油温传感器变速器油温传感器(TFT)是负温度系数的温度传感器,集成于控制模块及电磁阀总成内,主要用来检测自动变速器油温度。其安装位置如图11-9所示。
3.输入/输出轴转速传感器输人/输岀转速传感器均为霍尔效应型传感器,其中输入轴转速传感器基于3-5-R挡/4-5-6挡离合器活塞的壳体触发而产生一个信号频率;输出轴转速传感器基于驻车挡齿轮触发而产生一个信号频率。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利用输入/输岀轴转速传感器信号以确定管路压力、换挡模式、锁止离合器的转差速度(变矩器受到锁止离合器控制的泵轮和涡轮的转速差)及传动比。它们具体安装位置如图11-10所示。
4.挡位开关挡位开关即变速器换挡轴位置开关总成,它是一组滑动触点开关,也叫内部模式开关(IMS)。安装在变速器壳体内的手动换挡轴止动杆总成上。传送4个输入信号到变速器控制模块,指示了变速器换挡杆的位置。还有1个输入信号直接传递到发动机控制模块,用以确定变速器是否处于“P”或“N”挡,控制发动机的起动,如图11-11所示。
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油泵、控制阀体总成及壳体内的油道等。
1.油泵油泵保持离合器活塞做功所需的工作压力,以接合或分离离合器,从而实现变速器不同挡位的切换。GF6变速器采用齿轮泵,由变矩器直接驱动,如图11-12所示。
2.控制阀体控制阀体通过螺栓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另一侧与电磁阀总成相连,通过内部的多个滑阀来改变液压油的流向。控制阀体总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由隔板分离,通过螺栓连接在起,内部的球阀在相应的管路中起单向阀作用,如图11-13所示。
3.壳体GF6变速器壳体内设计有油道用来连接油泵、控制阀体和离合器活塞,如图11-14所示。
4.变速器油位控制阀变速器油位控制阀安装于壳体上,用于控制壳体侧盖内的变速器油位,如图11-15所示。
它上面安装了特殊材质的热敏金属条,这种热敏元件可以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打开或者关闭变速器油管路。在低温情况下维持行星齿轮箱侧和阀体侧的液面一致。随着变速器油温度的上升,温控阀会关闭通道,保持变速器油在壳体侧盖内,以使TCM等元件更好的散热。其工作原理如图11-1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