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的结构。 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由传感头和齿圈两部分组成,结构如图7-27所示。它由永磁体极轴和感应线圈等组成,齿圈由铁磁性材料制成。
2.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7-28所示。当齿圈旋转时,齿顶与齿隙轮流交替对向磁芯,当齿圈转到齿顶与传感头磁芯相对时,传感头磁芯与齿圈之间的间隙最小,由永久磁芯产生的磁力线就容易通过齿圈,感应线圈周围的磁场就强,如图7-28(a)所示。当齿圈转动到齿隙与传感头磁芯相对时,传感头磁芯与齿圈之间的间隙最大,由永久磁芯产生的磁力线就不容易通过齿圈,感应线圈周围的磁场就弱,如图7-28(b)所示。此时,磁通迅速交替变化,在感应线圈中就会产生交变电压,交变电压的频率将随车轮转速成正比例变化。ECU可以通过转速传感器输入的电压脉冲频率进行处理来确定车轮的转速、汽车的参考速度等。
3.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的检测。
这里以使用MK20-1型ABS系统的桑塔纳时代超人、捷达轿车为例,说明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的常见故障主要是传感器本身的感应电路(感应线圈)断路或短路、传感器头和齿圈沾染油污或其他脏物,因振动或敲击造成传感器发生消磁现象等,除此之外还有轮速传感器的松动、脉冲齿圈距离、车轮轴承、制动轮缸、制动蹄片等出现问题也会造成轮速传感器没有信号输出的故障。
(1)电阻检测:
关闭点火开关,断开 ABS ECU插头(见图7-29),用万用表欧姆挡测量以下针脚,其电阻值应符合表7-1规定电阻值。
若测量的电阻值不符合要求,可直接从所对应的轮速传感器处拔下导线,用欧姆表直接测量。若达到上述标准电阻值,说明线路有故障,如果仍达不到上述标准值,说明传感器有故障。
如果检测的任何一个轮速传感器的电阻值不在规定范围内,首先应检查与该传感器连接的导线是否发生断路及其插头是否松动。如果经过检查未发现导线中有断路现象,且插头连接牢固,就应更换该轮速传感器。
(2)输出电压检测:
用千斤顶顶起前轮,使被检车轮离地,松开手刹,拆下ABS电线束,在线束插接器处测量。以30r/min的转速转动前轮,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测量传感器输出电压,其测量值应符合表的固定值。若输出电压不符合规定时,在齿圈上取4点,检查齿圈与车轮转速传感器之间的间隙是否过大;检查电线束安装是否有误差同样,以34r/min的转速转动后轮,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其测量值应符合表的固定值。如果输出电压不符合规定时,检查传感器是否有故障(见表7-2)。
(3)检测传感器磁头与齿圈的间隙。
用厚薄规片测量传感器头与齿圈之间的间隙,间隙值应满足表7-3规定标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