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油的分类: 目前市场上的机油因其基础油的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半合成油及全合成油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最高档的油是全合成油。 (1)矿物油: 矿物油基是从原油提炼而得的,也就是原油提出了油气、汽油、柴油、煤油、重油之后,接着提炼出矿物油基,最后留底的是沥青。矿物油基颜色透明,微带浅琥珀色,同色拉油的颜色一样。通常矿物油的成本很低,但因其较容易氧化,虽然现今都添加各种进口添加剂,但使用寿命仍为约6个月。 (2)半合成油: 半合成油基是将矿物油裂解后,再加以合成,可以得到性质较一致的化学成分,颜色与矿物油基相似,为澄清、微带浅琥珀色。由于提炼成本高,所以其价格略贵,但抗氧化性良好,是相当好的长效型机油,使用寿命约为12个月。 (3)全合成油: 全合成油是基础油的合成部分为PAO或者复杂的酯醚类( ester)的机油简单地说就是机油里只含有PAO或酯类合成物,这种润滑油被称为全合成机油( fully synthetic或100% synthetic),是真正的化学合成机油,其在其他基础油失效的条件下仍能保持优越的润滑作用。 2.机的标号详解: 机油标号通常用来表示黏度和品质,在机油的外包装上,经常会看到SAE
和API,其中SA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是美国汽车工程协会的简称,AP 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是美国石油协会的简称。SAE后边的标号标明机油的黏度值,而API后边的标号则标明机油的质量级别。
(1)黏度表示:
10W-40就是其SAE标准黏度值,这个黏度值首先表示这种机油是复级润滑油,W代表冬天,W前面的数字代表倾点温度,简单来说就是结冰点温度。10W的机油对应的结冰点温度是-25摄氏度,其他常见的0W是-35摄氏度,5W是-30摄氏度,15W是-20摄氏度。W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100摄氏度时的运动黏度,数值越高说明黏度越高。40代表100摄氏度时运动黏度在0.125~0.163斯托克斯之间,简单地说就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其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
(2)品质表示:
API等级代表发动机机油质量的等级,它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工作能力。SL/SL表示汽油引擎车使用;CF/CG表示柴油引擎车使用。API发动机油分为两类,具体如下图所示。
当“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时,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油和柴油通用型。
在“S”或“C”后面的字母表示的意义是,从“SA"一直到“SN",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字母越靠后,质量等级越高,国际品牌中机油级别多是SF级别以上的。
3.机的更换周期:
般而言,车用机油的换油周期为5000千米。其实每辆车因发动机状况所用机油和使用环境不同,其合理的换油周期也应有一定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1)发动机状况:
新车发动机内部清洁,很少有积炭等杂质,因而换油周期可以适当延长,不过也不应该超过7500千米。再好的机油使用一定里程后,其化学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其中的添加剂成分会逐渐失效,起不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
旧发动机,特别是缺乏保养的发动机,内部积炭较多,新机油加入后很容易被污染,引起色变和质变,因此换油周期应适当缩短。不过,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最好。
(2)所用油品:
现代汽车多为高转速发动机,对油品的要求较高。一般而言,SF级以上的机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抗磨性、清净分散性和高温高剪切下的黏度稳定性,对发动机能提供可靠的保护,品质稳定性长时间不变,正常情况下完全能满足5000千米的换油周期。
(3)使用环境:
环境对机油也有一定的影响。高温、极寒和灰尘较多的环境容易加快机油的变质。汽车维修人员应针对环境选用合适级别和黏度的机油。
有的车主对机油的使用方法认识不清楚,认为只要是机油,车辆行驶5000千米后更换即可。汽车维修人员若选用机油种类不当,换油周期把握不好,将对车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一车型,有的车辆行驶二三十万千米仍状况良好,除驾驶方法外,机油的合理使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4.滤清器的类别:
汽车中滤清器主要包括四类,具体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