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控制系统数据流与波形故障案例精解

来自:诗酒趁年华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66
回复数
0

案例2:2014年款奥迪AL轿车热车启动困难


故障现象一辆2014年款奥迪A6L2.0TFSI轿车,发动机型号为CDZ,行驶里程约10万千米,驾驶人反映冷车启动正常,行驶中各工况都没发现问题,但行驶一段距离熄火故障诊断接车后先验证驾驶人反映的故障现象,测试后发现和驾驶人描述的一样,热车不易启动。首先连接故障诊断仪检测全车系统,发现在01组发动机电脑里存储了一个故障码:P218800—气缸列1燃油测量系统怠速转速时系统过浓,是被动/偶发故障。故障码表示的是混合气有问题。清除故障码后再次热车启动,故障仍旧存在。接下来考虑验证故障码的真实性:混合气过浓现象是否真实存在。发动机热车不好启动是不是因为混合气过浓造成的? 发动机达到正常温度后连接尾气分析仪,读取发动机排放数据,数据显示CO为03%、NO为462×10-6、HC为265×10-6、CO2为20%。根据之前采集的同车型数据,与温度正常车的数据对比(CO为0.01%,NO为6×10-6、HC为0、CO2为20%),
发现CO和HC值明显高于正常值,尾气分析验证混合气过浓,如图4-22所示接下来连接VAS5053诊断仪读取发动机数据流,如图4-23所示。
对数据流进行分析:此车装配的是宽频前氧传感器,传感器电压应始终稳定在1.5V左右,高于此值混合气偏稀,低于此值混合气偏浓;后氧传感器的电压应稳在0.46V左右实际数据显示为0.641V,也显示混合气偏浓。此时已确认发动机混合气存在过浓现象首先查看进气量,空气流量数据正常,空气滤芯没有堵塞。排除进气量过低故障。尾气数据中CO2数值为20%,说明发动机燃烧状况良好,不存在失火状况。发现混合气形成长时匹配气缸列1数值为-17.2%,已接近稀释调整极限(负数表示的是减少喷油量,稀释修正)。 混合气长时匹配是发动机电脑根据混合气存在长时过浓现象做出的喷油量的长时调整通过长时匹配值的修正来减少喷油量,调稀混合气。再看发动机数据流中的平均喷油时间为900ms,喷油量明显过低,此时混合气仍旧偏浓。出现这种情况,看来是有大量的汽油没经过喷油器直接进入到了燃烧室中热车状态下有多余汽油进入燃烧室不外乎这几个原因:一是大量燃油进入曲轴箱内,经曲轴箱通风装置进入进气歧管,最后进入燃烧至;一是活性炭罐电磁阀常开;三是燃油压力调节器泄漏;四是燃油系统压力过高;五是喷油嘴滴漏等查看数据流,燃油压力为3850kPa,正常,排除燃油压力调节器故障。检查活性炭罐电磁阀,工作正常。拆除所有火花塞,通过内窥镜观察,4个喷油器均没有滴漏的情况。接着检查曲轴箱,当打开机油加注盖时可以闻到一股很大的汽油味,看来汽油是从曲轴箱里来的。为了验证,热车启动发动机之前,断开油气分离器与进气管之间的连接管,目的是杜绝燃油蒸气进入燃烧室,然后启动发动机,顺利启动。经过多次测试,热车启动困难故障没再出现(图424)。 那曲轴箱里的汽油来自哪里呢?若是活塞环渗漏的话,应该冷车启动时更严重一些。 此时突然想起原来修过的一辆奔驰E260,由于燃油高压油泵内部泄漏,大量汽油经高压油泵直接进入到曲轴箱内,可能此车也是高压油泵内部泄漏。拆下高压油泵检查,其顶杆已脱(图425),此时确定故暗原因是高压油泵内部泄漏。
故障排除更换燃油高压泵后,试车一切正常。数据流都在标准值范围内(图426)维修工作中要多看数据流,并学会科学分析数据流,找到故障的本质。发动机维修时定要借助尾气分析仪进行发动机工况的综合分析,这样会少走不少弯路。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