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位角度参数调整的必要性: 多年来,汽车制造商了解到他们的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老化和磨损。例如,弹簧老化,开始变形;悬架部件和转向部件磨损、松旷;车架弯曲或轻度变形。所有这些情况都会使驾驶失去乐趣,也使油耗变得更高,部件磨损加速,轮胎磨损加剧。为了减少这些问题,汽车制造商设计了一种调整悬架和转向系统的方法。这些调整允许技术人员补偿相应变化所产生的磨损。针对特定车型,汽车制造商制定出一套带有允许公差的车轮定位规范,用以检测车辆,并将测量值与规范值进行比较,那些不在公差范围内的测量值必须调整。正像任何检测参数(如制动蹄厚度或火花塞间隙)一样,必须使用一个可靠、准确的检测设备。依照推荐值来检测和调整后,这些定位角度应能恢复车辆原始设计的驾车身高度和轮胎寿命。
2主要定位参数及其作用:
《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GB/T3730.3-192)规定了关于车轮定位有关参数的定义,考虑了有些汽车车桥无主销的结构,注意到有关零件和几何要素(面、线、点)相对位置的空间性,淡化了前束、外倾、后倾等参数的单一方向性,明确了前束测量的具体位置。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前轮定位的作用和取值范围也有较大的变化。
从行车的设计上看,汽车有两个重要的旋转轴。
①汽车转向车轮转动时假想的转向轴线,即主销②车轮在滚动时的滚动轴,即轮轴。
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都是转向轴线的两度空间角度;外倾角和前束都是车轮滚动轴线的两度空间角度。有关四轮定位各角度的定义及其功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在四轮定位、底盘维修具体应用时往往很难将遇到的问题孤立考虑,其原因在于车体底盘的结构,所有四轮定位角度都是通过底盘的机械构件相连接的,具体介绍如下①改变前束角会变动外倾角。由于改变前束角时车轮会沿着转向轴转动,因此外倾角会变动。后倾角越大,其外倾角改变越大。
②调整后倾角会改变车轮偏角。当后倾角加大或减小时,由于转向轴上支点、下支点随之向前或向后移动,加大或减小后倾角会使前轮向前或向后滑动,因而改变了车轴偏角。为使前轮前后自由滑动,使用的转盘也必须具有前后滑动的功能。
③改变外倾角同时改变了内倾角,改变内倾角也会造成外倾角的改变。不同的悬架结构有不同的外倾角调整方法。如果向左右方向移动上支点或下支点,则不但外倾角改变,内倾角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即使外倾角被调标准了,但由于内倾角的变化,车辆行驶仍不平顺。这样解决了一个问题,同时又制造了另一个问题。
④后轮前束角改变会影响前轮单侧前束角。高级四轮定位是以推进线定位方法来确定前轮前束的而后轮前束角决定后轮推进角,因此改变后轮前束角会造成推进线改变。虽然前轮总前束并没有改变,但由于前轮单侧前束的基准线(推进线)变动了,因此单侧前束也会跟着变动,如图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