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基础知识:走进汽修车间

来自:汽车服务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50
回复数
0

1、常用汽修工具及设备。 汽车维修用工具分为普通工具和专用工具。螺丝刀、钳子、棘轮扳手、弯把、接杆、梅花扳手、开口扳手、活动扳手等都是一些常用的利用率极高的普通工具;专用的工具和设备有空调压力表、万用表、汽油泵拆卸工具、压力机、安装活塞的专用工具等。还有些比较大型的设备,包括举升机、气泵、四轮定位仪、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机、自动变速器油加注机等。 1.1.常用汽修工具。 (1)套头(套筒)套头。见图6.2-1。套头(套筒)扳手是拆卸螺栓最方便、灵活且安全的工具,是维修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使用套筒扳手不易损坏螺母的棱角。根据工作空间大小、扭矩要求和螺栓或螺母的尺寸来选用合适的套筒。套筒呈短管状,一端内部呈角形或十二角形,与配套快速扳手或者是连接杆、弯把配合使用。 套筒类型也很多,如六角长套筒(拆装火花塞就可以用这样的套筒)、六角或十二角花形套筒、风动套筒(气动工具用套筒)、旋具套筒等。头部制成特殊形状的螺栓、螺母,就必须采用专用套筒进行拆御。


(2)快速棘轮手柄(快把)。按所拆卸螺栓的扭矩和使用的工作环境不同,可将套筒分为大、中、小三个系列,并以配套快速棘轮手柄的宽度来区分。快速棘轮手柄见图6.2-2,它适合在狭窄空间中使用。
如图6.2-3所示,操作时将套筒套在配套手柄的方榫上,再将套筒套住螺栓或螺母,左手握住手柄与套筒连接处,保持套筒与所拆卸或紧固的螺栓同轴,右手握住配套手柄加力。
(3)内六角(内六花键)螺栓。 内六角螺栓及内六花键螺栓在很多零部件中都使用,尤其是铝制配件上,例如进气歧管(图6.2-4)。如果要拆卸这种螺栓,则必须使用专用的内六角(内六花键)扳手。
(4)扭力扳手。扭力扳手主要用于有规定扭矩值的螺栓和螺母的装配,如气缸盖、连杆、曲轴主轴承等处的螺栓。常用的扭力扳手有指针式和预置力式两种,就力矩标准程度而言,后者更为精准,应用颇为广泛。现在还有新式的电子式预置力扭力扳手。 使用扭力扳手时,左手在握住扳手与套筒连接处,起到托稳作用,右手向身体方向均匀使拉力,用力得当稳衡。注意,使用指针式扭力扳手时不要碰到指针杆,否则会造成读数不准。 预置力扭力扳手(图6.2-5)可通过旋转手柄,预先调整设定扭矩,力矩扳手工作时达到设定扭矩,即可听到“咔哒”声响,说明螺栓或螺母锁紧力矩到位,停止加力。 (5)滑杆。滑杆(图6.2-6)是套筒专用配套手柄,横杆部可以滑动调节。通过滑动方榫(安装套头位置)部分,使手柄可以有2种使用方法。
装套头位置在一端,形成“L”形结构,从而增加力矩,达到拆卸或紧固螺栓的目的。 安装套头位置也可以在中部,形成“T”形结构,接上加力杆,两只手同时用力,可以增加拆卸速度,一般用于拆卸已经松动的螺栓或螺母、安装小力矩螺栓或螺母。 (6)旋柄。旋柄(图6.2-7)也是套筒配套手柄,它可以与套筒头及旋具(螺丝刀)头配合,与螺丝刀手柄类似。旋柄的柄部可接棘轮扳手或其他手柄,用以增加拆卸或紧固时的扭矩。 旋柄可以快速旋动螺栓、螺钉,主要用于将螺栓、螺钉旋到底。常用于拆卸和安裝小的螺栓及螺母,如拆装仪表台、拆装内饰,分解和装配起动机、发动机等。
(7)万向接头。万向接头的方形套头部分可以前后或左右移动,配套手柄和套筒之间的角度可以自由变化,在普通L形手柄不能放置的维修位置,视情况使用万向接头,这样适度改变所需操作角度,达到顺利拆装目的。万向接头见图6.2-8。 (8)可弯式接杆。可弯式接杆的接杆部分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弹簧形式连接,不像普通接杆那样。普通接杆无法完成的拆卸,可使用可弯式接杆操作。可弯式接杆见图6.2-9。
(9)梅花扳手。梅花扳手俗称眼镜扳手,两端是套筒式圆环状,圆环内一般有12个棱角,能将螺母或螺栓的六角部分全部围住,工作时不易滑脱,适合于初松螺母或最后锁紧螺母。梅花扳手操作可靠,常用于拆装部位受到限制的螺母、螺栓。梅花扳手见图6.2-10。
如图6.2-1所示,使用推力拆卸时,应该用手掌来推动梅花扳手;锁紧时,用拉力,整个手掌握住梅花扳手一端,均匀使力。笔者建议,拆卸已经初松的螺母可用梅花扳手,拆卸和安装螺栓一般可用套头工具。
(10)卡簧钳。卡簧钳(图6.2-12)分为内卡簧钳和外卡簧钳,还有特殊功能的多用卡簧钳。卡簧钳是拆卸和安裝带有弹性卡圈的零部件。维修变速器经常会用到卡簧钳。前后轮轴承一般在轴承的外侧有卡簧挡圈,也是使用卡簧钳的零部件之一。
(11)大力钳。大力钳在汽车维修中使用比较广泛,有普通钳子和夹具的功能。大力钳见图6.2-13。
2.专用工具。 (1)外拉具。外拉具有多种形式,可按需要拆装的零部件进行选择。操作方法如下。 ①外拉具(上)与外拉具(下)和推盘配合使用,用于拉出轴承内圈(如大众宝来),如图6.2-14所示。
②用于拉出车轮轴承等,也用于拆卸和安装盘式制动车型的车轮轴承/轮毂(6.2-15)。
③用拉具从轮毂轴上拉下轴承内圈,如图6.2-16所示。
(2)内拉具。内拉具通常要和固定支撑配合使用,主要用于从变速箱壳体上拉出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图6.2-17)。
此外,冲压座与拔起工具配合使用时,也要用内拉具拔出需要拆卸的轮或者套(图6.2-18)。
(3)减振器工具。减振器工具和减振器压紧装置配合使用(图6.2-19),压缩减振器螺旋弹簧后,进行拆装和安装。
(4)燃油压力表。燃油压力表(压力测量装置)串联在燃油系统中,用于检查燃油系统及燃油调节器的压力并保持压力(图6.2-20)。燃油压力表附件有适用于各种车辆的适配接头,可以满足不同车型需要。燃油压力表用于检测输油量和检查燃油泵单向阀,这样可以检查出燃油泵的工作情况(图6.2-21)。
(5)压缩机工具。压缩机拆装工具属于专用工具(图6.2-22和图6.2-23),用于固定压缩机离合器盘。
(6)气缸压力测试仪(图6.2-24)。将适配接头旋入火花塞的螺纹孔中,并与气缸压力检测装置配合使用检测气缸压力。
(7)冰点测试仪(图6.2-25)。 ①首先,滴人少许清水,校正折射计,使其归零。 ②擦干清水,滴入少许冷却液,通过后部观察其状态,会显示标度,以此来判断冷却液冰点情况(判断冬天在零下多少摄氏度天气下冷却液性能正常)。
(8)活塞环安装工具。活塞环安装工具,也就是如图6.2-26所示的活塞环环配套钳,主要用于安装和拆卸活塞环。安装活塞环时候,注意活塞环在钳子上的位置。
(9)冷却系统检查设备。冷却系统检查设备和冷却系统检查设备适配接头(图6.2-27)安装在储液罐盖上,用于检查储液罐盖中的安全阀,以及检査冷却系统的密封性(图6.2-28)。
3.电工维修工具。 (1)测试灯。测量辅助工具和测试灯连接在一起使用,用于检测电压(图6.2-29)。 例如,测试燃油泵有无供电电压。
(2)万用表的使用。常见的万用表有指针式和数字式两种,主要用于进行电流、电压、电阻以及导线的通断性、电子元件的检测等。通常在汽车维修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数字式万用表。指针式万用表一般不能用于汽车电子元件的测试,否则会因检测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控元件或ECU。 数字式万用表工作可靠,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直接显示测量数据,而指针式万用表的读数则不能直接显示,需要根据量程及指针摆度进行计算。数字式万用表电源开关般会在面板左上部显示屏下方字母" POWER”(电源)的旁边,“OFF”表示关,“ON”表示开。数字式万用表的组成见图6.2-30。
选择测量量程(图6.2-31),可通过功能选择开关完成测量。
①交流电压测量如图6.2-32所示。 a.目的。用于测量家庭用或工厂供电线路的电压、交流电压电路,以及电力变压器端头的电压。 b.测量方法。将功能选择开关设置到交流电压挡,并连接测试探头。测试探头的极性是可以互相交换的。 ②直流电压测量如图6.2-33所示。 a.目的。测量各种类型的电池、电器设备及晶体管电路,以及电路的电压和电压降。 b.测量方法。将功能选择开关设置到直流电压测量挡位置。将黑色负极测量探头连接地电位,红色正极测量探头放到待测试的部位,并读数。
③电阻测量如图6.2-34所示。 a.目的。测量电阻器电阻、短路、开路。 b.测量方法。设定电阻或连续性的功能选择开关,然后将测试笔放到待测电阻或线圈两端测量其电阻值.此时应保证电阻不带电。二极管不能在此挡测量,因为所使用的内部包压太低。 通断检查如图6.2-35所示。 a.目的。为了检查电路的通断。 b.测量方法。将功能选择开关旋到通断测试挡,将测试笔接到测试电路。如果电路接通,蜂鸣器会响。通断检查在实际汽车维修中是应用频率很高的。
⑤二极管测试如图6.2-36所示。 a.目的:为了检查电路的通断。 b.测试方法:将功能选择开关旋到二极管测试方式挡位,检测两个方向的通路状若在一个方向二极管是通的,在交换测试笔之后断开,则说明二极管良好。若二极管两个向都通路,则二极管被击穿。若两个方向均不通导,说明它已开路。 ⑥直流电流测量如图6.2-37所示。
a.目的。测量使用直流电设备或器件的电流。 b.测量方法。将功能选择开关旋到电流测量挡位。选择量程的正确插孔,插入正极测试引线。为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应串联接进电路中。因此,要断开电路中的某点以接入测试笔引线。将正极测试笔连接高电位一侧,负极测试笔连接低电位一侧,并读数。 4常用汽修设备—举升机。 常用的举升机有摇臂式和平板式两种,二者操作方法大同小异。 顶起或举升车辆前车辆必须处于空载状态,切勿顶起或举升重载车辆。拆下发动机或变速器等较重的零部件时,车辆重心会移动。为了稳定车辆,应放置平衡配重以防止车辆滚动或移动,或在车辆另一端适当的顶起位置下方放置变速器千斤顶。 在车架边梁或者其他指定的举升点提升或举升车辆时,要确保千斤顶垫块未碰到三元催化器、制动油管或者燃油管。如果碰到了上述部位,会造成车辆损坏或车辆性能下降。 开始任何举升程序前,都应确保车辆位于清洁、坚硬、水平的地面上;确保所有提升装置都符合重量标准,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所有的车辆负载平均分布并且固定不动。 如果只是从车架纵梁支撑车辆,应确保提升装置未在车架纵梁上施加过大的力或损坏车架梁。车辆举升支撑的四个位置见图6.2-38和图6.2-39。 (1)举升机操作注意事项。 小贴士: 汽车在举升机上支撑的位置非常重要,关乎人身安全,必须接照正确位置支撑。
(2)举升机垫块及支撑位置。 ①前端举升机垫块及支撑位置。前端举升机垫块不能碰到门槛板至车架纵梁外侧或地板。将前端举升机垫块放置在前车架纵梁和侧车架纵梁之间连接处的下面(图6.2-40)。
②后端举升机垫块及支撑位置。后端举升机垫块不能碰到门槛板至车架纵梁外侧或地板。将后端举升机垫块放置在后车架纵梁和侧车架纵梁之间连接处的下面(图6.2-41)。
(3)摇臂式举升机操作。 ①按照举升机说明书中的安全步骤进行操作。 ②如图6.2-42所示,使用配备有橡胶附件的摇臂。
③放置车辆使其重心集中在举升机上(图6.2-42中所示L的长度应尽可能短)。 ④确保橡胶垫或摇臂不要碰触车身覆层或下防护条。 ⑤举升车辆前,确保锁止摇臂(如果配备摆臂锁)。 ⑥使用举升机举升车辆直至轮胎离开地面,然后停止举升机并确保车辆前部和后部平稳。 (4)平板式举升机操作。 ①按照举升机说明书中的安全步骤进行操作。 ②在平板的顶部使用平板式举升机附件(橡胶举升块)。 ③务必将车辆固定在如图62-43所示的规定位置。 ④确保平板式举升机或橡胶举升块不会碰触车身覆层或下防护条。 ⑤使用举升机举升车辆直至轮胎离开地面,然后停止举升机并确保车辆前部和后部平稳。
2.2汽车维修操作注意事项。 维修工由于工具和设备使用不当、操作不规范导致的问题或者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维修作业中,为了减少安全隐患,务必遵守操作规程。 (1)车辆举升操作的警告。为避免车辆损坏、严重人身伤害甚至死亡事故,在从车辆上拆下主要部件并用举升机支承车辆时,应用千斤顶座支撑与待拆卸部件相对应的车辆部位。 (2)处理防抱死制动系统部件的警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中的某些部件不能单独维修,试图拆卸或断开某些系统部件会导致人身伤害和/或系统运行不正常。只能维修那些许可拆卸和安装的部件。 (3)断开蓄电池操作的警告。 ①在维修任何电气部件前,点火钥匙必须处于“OFF”或“LOCK”位置,并且所有电气负载必须为“OFF(关闭)”,除非操作程序中另有说明。如果工具或设备容易接触裸露的带电电气端子,还要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违反这些安全须知,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损坏车辆、车辆部件。 ②在维修安全气囊时,必须断开器电池负极至少90s以上,才能进行其他操作。 小贴士: 每当连接或断开蓄电池电缆、蓄电池充电器或跨接电缆时,务必将点火开关置于“OFF”位置,否则会导致控制模块或其他电气部件损。 (4)制动系统操作的警告。 ①制动液极易吸湿和吸潮,请勿使用开口容器中可能受水污染的制动液,使用不合适或受污染的制动液可能导致系统故障、车辆失控和人身伤害。 ②制动液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一旦接触应采取以下措施:眼睛接触,用水彻底冲洗;皮肤接触,用肥皂和水清洗。 ③更换制动管时请小心安装和固定,务必使用正确的紧固件,否则可能会导致制动管和制动系统损坏从而引起人身伤害。 小贴士: ①制动系统加注制动液的重要注意事项:向制动总泵储液罐中添加制动液时,只能使用清洁、密封的制动液容器中的制动液,符合DOT4。不使用推荐的制动液会导致污染,从而损坏液压制动系统部件内部的橡胶密封件和/或橡胶衬垫。 ②避免制动液溅到漆面、电气连接器、导线或电缆上,制动液会损坏漆面并导致电气部件腐蚀,如果制动液接触到漆面,应立即用水冲洗接触部位,如果制动液接触到电气连接器、导线或电缆,应用千净的抹布将制动液擦去。 (5)关于空调系统R134a的警告。应避免吸入空调制冷剂134a(R134a)和润滑油蒸气或雾,接触它们后会刺激眼睛、鼻子和咽部。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内作业。从空调系统中排出R134a时,应使用维修设备(R134a回收设备)。如果发生系统意外排液,在继续维修前,必须对工作区通风。 (6)排气系统维修操作的警告。为避免被烫伤,在排气系统很烫时不要维修排气系统。 应在排气系统冷却后再进行维修。 (7)有关车窗升降操作的警告在驾驶员操作电动车窗开关时,快速升/降功能使车窗移动速度极快,而无法停止,可能导致人身伤害。 (8)关于燃油相关及压力表操作的警告。 ①为降低失火和人身伤害的危险,请遵守以下几点。 a.应更换所有在安装过程中刻伤、划伤或损坏的燃油管,不得试图修理燃油管。 b.安装新燃油管时,不得用锤子直接敲击燃油管束卡夹。 c.在燃油管附近使用焊枪操作时,务必用湿毛巾覆盖燃油管,此外,切勿使车辆暴露在115℃以上的温度下超过1h,也不能在90℃上的温度下长时间停留。 d.在连接燃油管接头前,务必在阳管接头上涂抹数滴清洁的发动机油,从而保证重新连接的正确,并防止可能出现的燃油泄漏(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阴接头中的O形密封圈会出现膨胀,如果不进行润滑,就不能正确地重新连接)。 ②在燃油压力接头周围包一块抹布,以降低发生火灾或人身伤害的风险,抹布可吸收连接燃油压力表时泄漏出来的燃油,连接好燃油压力表后,将抹布放入适当的容器内。 ③汽油或汽油蒸气非常容易燃烧,如果存在火源,可能会导致火灾。为防止火灾或爆炸危险,切勿使用敞口容器排出或存放燃油。应在附近准备一个干粉式灭火器。 ④在维修燃油系统前,应先拆下燃油箱盖并释放燃油系统压力,以降低人身伤害的风险。释放燃油系统压力后,在维修燃油管路、喷油器或接头时,会溢出少量燃油。为降低人身伤害的风险,在断开前用抹布包住燃油系统部件,这可以吸附泄漏的燃油。断开连接后,将抹布放入适当的容器内。
(9)关于灯泡的警告。卤素灯泡内含高压气体,处理不当会使灯泡爆炸成玻璃碎片。 为避免人身伤害,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更换灯泡前,关闭灯开关并使灯泡冷却。 ②保持灯开关关闭,直到换完灯泡。 ③更换卤素灯泡时,务必戴上护目镜。 ④拿灯泡时,只能拿住灯座,避免接触玻璃。 ⑤灯泡要避免沾灰尘和湿气。 ⑥正确报废旧灯泡。卤素灯泡要远离儿童。 (10)燃油系统喷油器操作的警告。 ①检查各喷油器的下O形密封圈,不能保留在下歧管上,以降低失火和人身伤害的风险。 ②如果未将O形密封圈随喷油器一起拆卸,带新O形密封圈的维修喷油器就不能正确放置于喷油器座中,放置不当会产生漏油。 (11)冷却系统维修操作的警告。只要冷却系统中有压力,即使散热器中溶液没有沸腾,溶液温度也会比沸腾温度高出很多。如果在发动机未冷却并且压力还很高的情况下开储液罐盖,执行对冷却系统的维修时,发动机冷却液就会立即沸腾并可能会喷到操作人员身上,造成严重烫伤。 (12)安全气囊系统操作的警告。 ①安全气囊系统,如不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会导致以下情况。 a.安全气囊展开。 b.预紧器点爆。 c.人员受伤。 d.不必要的安全气囊系统维②遵守以下准则,以免出现上述状况。 a.应参见安全气囊系统部件视图,确定是否正在安全气囊系统部件、周围或其线路上进行维修操作。 b.如果正在安全气囊系统部件、周围或其线路上进行维修操作,应解除安全气囊系统。 ③展开后,安全气囊系统部件的金属表面可能会很烫,为了避免火灾和人身伤害,应注意以下两点。 a.在触摸安全气囊系统部件的任何金属表面之前,要有足够的冷却时间。 b.切勿将已充气的安全气囊系统部件放在任何易燃物旁边。 ④时钟弹簧总成的不正确安装会损坏时钟弹簧内部螺旋线圈,可能会造成线圈故障,导致气囊模块不能正常工作,从而造成人员伤害。 ⑤为了防止安全气囊意外展开,造成人身伤害,不得将未展开的气囊模块按常规车间废弃物进行处置。如果在报废过程中密封容器损坏,未展开的模块所含的一些物质可能会导致严重疾病或人身伤害。利用展开程序,安全报废未展开的气囊模块。 ⑥运输未展开的气囊模块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a.不得拎提气囊模块上的导线或连接器进行搬运。 b.确保气囊开口不是朝向自己或其他人。 ⑦存放未展开的气囊模块时,确保气囊开口不是朝向放置气囊模块的表面。气囊开口不能朝下,禁止在气囊模块上放置任何物体,气囊周围应有足够的空间供气囊意外展开否则会伤人。禁止将未展开的气囊模块浸入水中或接触其他液体。禁止将未展开的安全气囊模块临近火源或放置在高温区域,防止气囊意外展开伤人。 ⑧切勿撞击或摇晃安全气囊系统碰撞传感器,在给碰撞系统传感器加电之前,应确保碰撞系统传感器已牢固固定,不遵守正确的安装程序操作,可能会造成安全气囊系统误爆或在本应起爆时不产生作用,造成人员伤害。
(13)发动机操作重要注意事项。 无论因何种原因举升或支撑发动机时,都不要将千斤顶支撑在油底壳、任何钣金件或曲轴皮带轮下方,以不正确的方式举升发动机会导致部件损坏。 (14)紧固件的重要注意事项。 请在正确的位置使用正确的紧固件,更换紧固件的零件号必须正确,需要更换的紧固件或而要使用螺纹锁止胶或密封胶的紧固件在维修程序中有特别指出,不得在紧固件或紧固件连接表面使用油漆,润滑油或阻蚀剂,除非另有说明。 这些涂剂会影响紧固件的扭矩和夹紧力,并会损坏紧固件。安装紧固件时,务必使用正确的紧固顺序和紧固力矩,以避兔损坏零件和系统。 (15)处理静电放电敏感部件的重要注意事项。静电放电(ESD)会损坏很多固态电气部件,易受静电放电影响的部件不一定都标注了静电放电符号,应小心处理所有电气部件。 请遵守如下安全须知,避免受静电放电损坏①在维修任何电子部件前,先触摸金属搭铁点以放出身体中的静电(尤其是在车辆座椅上滑动后)。 ②尽量不要触摸棵露的端子,端子可能连接至易被静电放电损坏的电路。 ③维修连接器时,切勿使工具接触裸露的端子。 ④不得将部件从保护性壳体中拆下,除非要求这样操作。 ⑤避免以下操作,除非诊断程序特别要求。 a.使部件或连接器跨接或搭铁。 b.将测试设备探针连接至部件或连接器,使用测试探针时,先连接搭铁引线。在打开部件的保护性壳体之前,先将其搭铁,不得将固态部件放在金属工作台上或者电视机、收音机及其他电气设备的顶部。 (16)氢传感器操作注意事项。 ①不要拆下加热型氧传感器(H02S)的引线,拆下引线或线束连接器会影响传感器的工作。 ②请小心取放氧传感器,注意不要跌落,应保持直列式电气连接器和格栅式散热端无脂,污物或其他污染物不要使用任何类型的清洗剂。 ③不要修理氧传感器的导线、线束连接器或端子。如果引线、线束连接器或端子损坏,必须更换氧传感器。 ④外界清洁的空气基准是通过信号和加热器导线获得的,如果试图修理导线、线束连接器或端子,会堵塞空气基准并导致氧传感器性能下降。 ⑤修理加热型氧传感器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切勿在传感器或车辆线束连接器上涂抹触点清洁剂或其他材料,这些材料会进入传感器,导致性能不良。 b.不要损坏传感器的引线和线束,导致其内部导线外露,这样提供了异物进入传感器的通道并导致性能故障。 c.传感器和车辆引线不得出现弯折或扭结现象,较大的弯折或扭结会堵塞通过引线的空气基准通道。 d.确保线束连接器外围密封完好无损,以避免因进水而造成损坏。 (17)密封胶的重要注意事项。不要让室温硬化密封剂进入螺纹盲孔中,如果进入,则紧固件在紧固时会产生液压锁止效应,紧固件液压锁止会导致紧固件和/或其他部件损坏,并且还会使紧固件在紧固时无法获得正确的夹紧力,不正确的夹紧力会使部件无法获得正确的密封,从而导致泄漏,紧固件无法正确紧固,会使部件松动或分离,从而导致发动机严重损坏。 (18)故障诊断仪使用的重要注意事项。在对车辆进行诊断之前,必须注意以下情况,否则很可能导致控制模块损坏。 ①车辆蓄电池必须充满电,蓄电池电压应在12~14V之间。 ②故障诊断仪和终端电缆的连接必须牢固。 ③在对控制模块编程时,蓄电池充电器不得连接到蓄电池上。 (19)转向操作注意事项。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中,转向盘处于转向极限位置的持续时间不要超过5s,否则可能损坏转向泵。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