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空调控制单元位于冷暖空调器上,因此该控制单元与冷暖空调的操作区分离冷暖空调控制单元安装在(可能的装备系列)手动恒温空调(IHKR)、标准型自动恒温空调(IHKA标准型)、高级自动恒温空调(IHKA高级型)上。 冷暖空调可通过冷暖空调操作区中的操作元件操作。来自操作区的请求信号通过LIN线传送到冷暖空调控制单元。 根据冷暖空调的装备系列,通过操作区为驾驶员侧和前乘客侧共同或分别调整标准温度。冷暖空调控制单元将空调器调节到所需的温度。这时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器信号,并连续匹配调节参数(鼓风温度和风扇功率)。 冷暖空调控制单元具有下列功能:温度控制、蒸发器调节、空气分配、空气量调节、与阳光照射匹配(日照传感器)、最大冷却(仅IHKA高级型)、除霜功能(仅IHKA)、AUTO功能(仅IHKA)、后窗加热装置、关闭、空气循环功能、自动车内空气循环控制(仅IHKA)、用于避免车窗水雾的程序(仅带雾气传感器的IHKA)、中央动力装置(IHKR)的控制、座椅加热、冷暖空调在 ECO PRO节能模式下的调节。 对于空气侧调节的冷暖空调,通过冷暖空调中的混合风门调节最佳车内温度。空气流过蒸发器,这时空气流被冷却和干燥(一旦接通了空调);接着通过混合风门使空气完全或部分通过暖风热交换器和电控辅助加热器(取决于在冷暖空调操作区内设定的标准温度);然后气流再次混合;随后空气通过通风风门流到车厢内部。 对于左右分离的冷暖空调,驾驶员和前乘客的空气通道相互分离。驾驶员和前乘客的左
右分离控制决定了有两个混合风门。
用温度控制拨轮选择所需的温度。控制单元根据所选的电位计设置调节风门电动机。
风门电动机通过LIN总线与冷暖空调控制单元通信。控制单元为风门电动机提供电压和接地。在静止状态下,控制单元会切断供电电压。
手动恒温空调(IHKR):温度控制以设置的标准值和计算的实际值为基础。标准值可用冷暖空调操作区上的温度控制拨轮来调整。实际值由通风温度传感器和脚部空间温度传感器上的温度测量计算得到。
自动恒温空调(IHKA):调节以设置的标准值和计算的实际值为基础。
标准型自动恒温空调(IHKA标准型):标准值可用冷暖空调操作区上的温度控制拨轮来调整。
高级自动恒温空调(IHKA高级型):标准值可通过冷暖空调操作区上的两个温度控制拨轮(左右分离)来调整。
实际值由车内温度传感器、通风温度传感器和脚部空间温度传感器上的温度测量计算得到。指令参数由车内温度实际值与校正的标准值比较获得(根据客户要求和车外温度计算获得)。相对于所设置的标准值,冷时车内温度会被提高,使0℃时尽管温度调节未改变,仍会产生舒适感。车外温度通过KCAN(车身控制器区域网络)传送到冷暖空调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借助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和膨胀阀调节蒸发器温度。蒸发器温度被调整为规定的标准值2℃。由于有结冰危险,因此无法将温度设置得更低。
如果功能“蒸发器平滑调节”已设码,则计算出蒸发器温度标准值(介于2~7℃之间)。标准值取决于车外温度、通风温度和制冷剂压力对空气分配的最佳功能表现重要的是:手动可调的出风口是打开的手动恒温空调(IHKR):只有手动通过空气分配选择轮才能选择空气分配。
高级自动恒温空调(IHKA):乘客可以让自动程序来规定空气分配(AUTO按钮),也可以通过手动选择进行各自的空气分配。
空气量调节与设置和调节过程有关。
自动的风扇和风门位置(仅IHKA):通过操作AUTO按钮接通自动风扇和风门系统速滞压力补偿: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空气进气格栅上的风量会提高过度。这一效应会得到相应的平衡,原因是随着车速的提高,新鲜空气风门的开启角度会减小(速滞压力补偿)。开启角度的调节根据固定的特性线进行。
风扇控制:利用风扇按钮(在冷暖空调操作区上)可以手动调整空气量,通过按压按钮左侧减小风量,通过按压按钮右侧增大风量。
在AUTO程序中会增大或减小程序的强度。根据在操作面板上选择的设置,冷暖空调控制单元通过LIN总线控制风扇电动机的风扇输出级如果在最小的风扇调速挡上再次按压按钮左侧,则冷暖空调自行关闭。如要打开冷暖空调,则按压操作区上的任意一个按钮或转动温度控制拨轮。
在需要时由电源管理传递用于减小风扇功率的优先等级(通过K-CAN)。
车辆启动影响:在车辆启动期间,为减轻蓄电池负荷会关闭电控辅助加热器以及风扇。
冷暖空调控制单元分析日照传感器的信号。日照传感器是雨水/光线/雾气/日照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冷暖空调在考虑阳光照射时要用到日照传感器。日照传感器探测影响车厢内部的阳光照射强度。前部车身电子模块(FEM)或车身域控制器(BDC)通过K-CAN发送作为信息的传感器信号至冷暖空调的控制单元。
如果安装有日照传感器,则在接通自动程序后会改变下列功能(根据阳光照射强度):
风扇功率提高或降低;标准温度值提高或降低。
日照传感器对自动恒温空调(IHKA)的调节影响对于驾驶员侧和前乘客侧不分开分配。
MAX按钮使用户只需按动操作区上的一个按钮就能设置最大制冷能力。如果按压MAX按钮,则会根据控制单元的要求关闭包括除霜功能在内的所有功能。只要冷风功能未接通并且正在启动定义的设置(例如激活温度控制、通风风门完全打开),就接通冷风功能。
在除霜功能接通后,除霜风门完全打开,新鲜空气/空气内循环风门进入“新鲜空气”位置,其他风门关闭,风扇提升到规定的功率。
通过点击AUTO按钮,可将自动恒温空调(IHKA)的所有功能切换成自动功能。自动程序根据所选的温度规定空气分配和风扇调速挡。当对一个或多个自动控制的功能进行手动调节时,相关功能的自动控制被取消。其他功能继续接受自动控制。
后窗加热装置可通过按压冷暖空调操作区内的按钮接通,按钮中的功能照明灯被打开来自操作区的请求信号通过LIN总线传送到冷暖空调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作数据接口,并将请求作为信息通过K-CAN输出F2x、F3x:通过前部车身电子模块(FEM)数据接口将信息通过K-CAN2传送到车尾电子模块(REM)。车尾电子模块控制后窗加热装置。
对于配有车身域控制器(BDC)的车辆:此处BDC控制后窗加热装置。
如果将风扇调速挡调到0挡上,则冷暖空调操作区处于关闭状态。控制单元继续在后台运行。
在空气循环系统运行时,在有害物质负荷较高(例如堵车)时可锁闭新鲜空气的供应。
车厢内部的空气将持久循环。为了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输送,对空气循环功能进行时间限制(例如,30min空气循环功能→30s部分新鲜空气模式→30min空气循环功能)当AUC(自动车内空气循环控制)传感器测量到环境中的发动机有害物质排放量上升时,冷暖空调控制单元自动切换到空气循环功能。
为了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供应,空气循环功能有时间限制。
车外温度低于0℃:2min空气循环模式→20s新鲜空气模式→2min空气循环模式,依此类推。
车外温度为0~6℃:3min空气循环模式亠20s新鲜空气模式→-3min空气循环模式,依此类推。
在无空调功能运行车外温度高于6℃时:4min空气循环功能→20s新鲜空气模式→4min空气循环功能等。
在有空调功能运行车外温度高于6℃时:12min空气循环模式→20s新鲜空气模式→12min空气循环模式,依此类推。
在发动机启动并且已接通AUC功能时,由于AUC传感器的加热阶段,因此始终持续约40s切换到新鲜空气模式。
雾气传感器是雨水/光线/雾气/日照传感器的组成部分。雾气传感器测量车厢内部挡风玻璃上的空气相对湿度。雾气传感器在挡风玻璃上的雾气显现之前便可识别到水雾。前部车身电子模块(FEM)或车身域控制器(BDC)通过KCAN发送作为信息的传感器信号至冷暖空调的控制单元。冷暖空调控制单元分析雾气传感器的信号(空气湿度)针对挡风玻璃雾气的措施在下列前提条件下执行:发动机运行和IHKA在自动程序。
当挡风玻璃有蒙雾趋势时,会按顺序采用措施以防止雾气。
当一个措施被证明无效时,会采用下一个措施。成功后,至此所采取的措施会一步步反
向撤销。
挡风玻璃有蒙雾趋势时的措施:进一步打开除霜风门;从空气循环功能/AUC/自动空气循环功能切换到部分新鲜空气模式;在空气循环功能/AUC/自动空气循环功能时从部分新鲜空气模式切换到新鲜空气模式;通过风扇提高风量;减少对脚部空间的风量;提高标准温度。
中央动力装置对空气分配风门进行机械调节。中央动力装置由空气分配风门电动机驱动。
空气分配风门电动机的任务是通过凸轮盘调整空气分配。空气分配风门电动机不能识别实际位置。为了仍能保证凸轮盘的准确定位,在凸轮盘上有两个不同宽度的凸轮。微开关向冷暖空调控制单元发送越过凸轮的信号。通过这个机械机构可以实现凸轮盘的可靠和迅速定位。
如果按压座椅加热装置按钮,则冷暖空调控制单元通过KCAN发送状态信息来自操作区的请求信号通过LIN总线传送到冷暖空调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作数据接口,并将请求作为信息通过KCAN输出。根据车型系列和座椅规格,座椅模块或座椅加热模块控制座椅加热装置。
ECO PRO可引导驾驶员采用优化耗油量的驾车方式。行驶动力性仍足够。此外还通过显示(参见用户手册)在优化耗油量的驾车方式方面为驾驶员提供支持。动力管理系统和冷暖空调的智能控制构成了 ECO PRO的基础。油耗量降低最多可达10%装备 ECO PRO节能模式时,车内有一个驾驶体验开关。
ECO PRO节能模式激活:冷暖空调调节效率更高。冷暖空调在对空气干燥和冷却较少的情况下工作,制冷循环回路高负荷情况较少,因此需要较小的机械驱动功率,从而进一步防止发动机以较高的热消耗运行。PTC辅助加热器(柴油发动机)以较低的加热功率运行在不需要制冷的情况下也能达到需要的温度,则会关闭空调压缩机。发动机自动启动/停止功能的可用性提高。在此可能导致舒适性降低(在可接受范围内)。
车辆记住这些设置,以备重新调用 ECO PRO节能模式。
冷暖空调控制单元如图8-7所示。
冷暖空调控制单元是与LIN总线和K-CAN相连的控制单元。前部车身电子模块(FEM)或车身域控制器(BDC)中的配电器通过K1.30F和K1.31L为冷暖空调的控制单元供电。
图8-8所示为手动恒温空调控制单元内部连接。图8-9所示为自动恒温空调控制单元内部连接。
与冷暖空调控制单元的通信失灵时,进行标准检测(整体测试模块)。存在某个控制单元内部故障时,预计出现以下情况:冷暖空调控制单元中有故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