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行人及非机动车

来自:AC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10
回复数
0

行人和非机动车属于道路交通参与者中的弱者,非机动车以电动自行车和人力自行车为代表。与机动车驾驶人相比,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在道路上没有金属外壳保护,一旦与机动车发生接触,容易受到伤害,成为交通事故中的受害者;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缺乏交通安全法的培训教育,通行道路的交通法制观念淡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往往会成为交通事故的肇事者。防御性驾驶人要认识到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在交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两重性,要善于预测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动态,从而实现防御性驾驶,不主动造成交通事故,不被动涉及交通事故的两个目标。 1.行驶在混合交通的道路如图5-5所示,在没有施划交通标线的道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通行,机动车在道路的中间行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两侧靠右行驶。这样的道路,人行道大多没有护栏,行人随时有可能进入车行道,汽车驾驶人要注意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观察。


如图5-6所示,在没有施划交通标线的道路,机动车会车时,在确保非机动车、行人安全的情况下,靠向道路右侧行驶。
2.通过人行横道如图5-7所示,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如图5-8所示,为了提示车辆避让人行横道内的行人,在人行横道的两侧施划了人行横道预告标识和停止线,车辆行至菱形的人行横道预告标识处,就应该开始减速,如果发现人行横道内有行人横过车行道,应该在停止线之外停车让行。
如图5-9所示,前方为施划有人行横道线的交叉路口,在接近人行横道线的地点施划有人行横道预告标识、横向减速标线,两者都有警告车辆减速慢行的含义。的确,这是一条郊外的公路,中央绿化带一直延伸到人行横道线的位置,由于树木的遮挡,给靠近路口的机动车驾驶人观察道路左侧的交通情况带来了视线盲区,不便于观察由左向右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这条公路,机动车流量不是很大,行人在通过人行横道时也就比较随意,尽管前方的机动车信号灯为绿灯,行人也有可能进入人行横道。所以,驾驶机动车临近该交叉路口,不管前方的机动车信号灯是绿灯,还是红灯,机动车都必须要提前减速。
3.握行人及非机动车的交通特点由于道路资源配置的问题、信号灯配时的问题、道路隔离设施的问题、行人交通安全意识的问题,时常会出现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的现象。 因此,汽车驾驶人要善于把握行人、非机动车通行道路的动态,这样才能提前处理交通情况,变被动为主动。 道路上行人的动态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按以下几种类型分析和处理。 (1)正常的行人 正常的行人看到汽车驶来就会及时避让,靠路边行走。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按照正常行驶速度通过。 (2)过于敏感的行人 有些行人看到汽车驶来,惊慌失措,左顾右盼,在汽车临近的时候突然改变行走方向。遇到这种情况要提前降低车速,随时做好停车准备,不可贸然高速通过。 如图5-10所示,有些行人在过马路时与左边的汽车抢行,当发现右边也有来车通近时,又突然后退避让,这样行人左侧的汽车将会成为肇事车;假如行人没有发现右侧的来车,或者,行人一意孤行,抱着汽车不敢碰撞行人的侥幸心理,继续向前加速猛跑,这样行人右侧的汽车将会成为肇事车。
假如你将要与对面来车会车的时候,突然有行人急急忙忙地从你的左侧或者右侧横穿车行道,无论行人是否已经到达你所驾车辆的正前方,你都应果断减速,做好避让行人的准备。 (3)麻痹大意的行人 有些行人认为汽车不敢撞人,看到汽车驶来或者听到汽车的喇叭声不肯避让或不予理睬。遇到这种情况要低速通过,注意避让,不可赌气。 (4)低头玩手机的行人 有些行人一边玩手机一边低头行走,大脑高度集中在手机的画面上,当发现汽车临近时惊慌失措,左右躲闪。遇到这种情况要与之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 (5)儿童和老人 儿童的特点是常在路上追逐玩耍,遇到汽车临近时就突然乱跑,或者突然横穿马路。老年人因年龄关系反应迟钝,动作缓慢,避让车辆困难。行车中遇到儿童和老年人的时候,要缓慢通过,并且随时准备停车。 (6)其他 聋哑人因听觉失灵,对喇叭声无反应。盲人虽然听觉灵敏,但是眼睛看不到,往往不能准确避让车辆。狂风暴雨时,行人秩序混乱,急于躲避风雨而忽视道路上的车辆。雨天撑雨伞或穿雨衣的行人,由于视线、听觉受到影响,不能及时发现车辆,一旦发现往往突然乱跑。 以上是较为常见的几种行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态。驾驶车辆的时候,必须保持精力集中,根据具体情况,做到判断准确,采取措施合理果断,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走进汽车驾驶室开车就成为交通参与者中的强者,走出汽车驾驶室步行就成为交通参与者中的弱者。此一时为强者,彼一时为弱者。 成为弱者时要注意避开强者,成为强者时要有“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之心。 城市道路上的非机动车,大多为电动自行车,还有一些是人力自行车。 他们的移动速度比机动车慢,比行人快,其中不少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漠,通行道路不注意观察沿路的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闯交通信号灯、与机动车抢行、在车流中穿插绕行的情形时常可见。有些人骑车结伴并行,边骑车边交谈,不注意观察过往车辆和行人,遇到情况突然猛拐。有些骑车人遇到汽车驶来,采取措施不当,还会突然摔倒。 在我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有相当的比例。驾驶汽车行经没有隔离设施的路段,或者在通过交叉路口的时候,要注意观察非机动车的动向,与非机动车保持足够的横向间距。 有限的道路资源,总会出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相遇,总会出现机动车和行人的相遇,机动车驾驶人要少一份抱怨,多一份理解。 防御性驾驶人要注意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道路的交通特点,遇到行人和非机动车时,要灵活运用防御性驾驶的留有余地原则、引人注意原则。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