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再现2016年6月26日早上5时54分,刘某按照公司的包车派单计划,驾驶着运载55名乘客和1名旅游团领队的大客车前往莽山风景区开展旅游活动。9时21分大客车驶入沿途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稍事休息,9时34分从服务区驶出。 如图3-1所示,10时19分大客车偏离行驶方向,由第二车道(行车道)驶向第一车道(超车道),与道路中央分隔带发生碰撞,剐蹭后继续前行。又前行约49米,大客车左侧再次冲撞道路中央分隔带,致使左前轮爆胎,左前轮后移,燃油箱被左前轮挤压破损,出现少量漏油。此时大客车驾驶人刘某向右打方向盘,大客车无法有效操控,紧贴中央分隔带前行。又行驶了约34米,大客车左前部第三次与道路中央分隔带相撞,燃油箱破裂严重,柴油大量泄漏。又行驶了17米,大客车左前部第四次与道路中央分隔带相撞,随后大客车驾驶人刘某采取了制动措施,大客车逐渐减速靠向第二车道,大客车靠近道路右侧分隔带停车。
停车后大客车起火燃烧,车上大部分人员来不及疏散逃生,事故造成35人死亡,13人受伤,大客车报废,高速公路设施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290万元。2.责任认定根据调查,该车投保了交强险和每个座位最高保额50万元的商业险。本起事故涉及的责任人比较多,大客车驾驶人刘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批捕,刘某所在客运公司的相关人员以及本次组团出游活动相关的策划者、组织者、領队、旅行社计20人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等罪名被司法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3.案例分折大客车驾驶人刘某在案发前连续3天都在早上6点左右带团出游,晚上12点后才睡眠,白天不仅长时间驾驶大客车,还要陪同旅客在景区游玩。案发前一天刘某用于机观看视频,凌晨时左右才休息,5时20分就被闹钟叫醒,当晚实际睡眠不足4个半小时,刘某已经连续多日严重睡眠不足。
据刘某交代,在车流量较小的高速公路行驶,不知不觉眼睛就眯在了一起,发生碰撞后才醒过来。刘某处于意识模状态驾驶大客车,大客车与中央分隔带发生4次碰撞之后,刘某才踩下刹车踏板让车停下。大客车停下之后起火燃烧,如图3-2所示,大客车唯一的车门受高速公路右侧分隔带的阻挡,不能有效打开,驾驶人刘某首先跳窗逃生,没有组织车内人员系急琉散。
4.特别提示造成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大客车驾驶人刘某在连续多日严重缺乏睡眠的情况下疲劳驾驶车辆,以至于在良好的通行条件下屡屡操作失误,车辆经过4次撞击之后,刘某才做出制动减速和靠右停车的反应。困倦让刘某处于意识模糊的状态驾驶车辆。
刘某惨痛的教训告诫人们,汽车驾驶人,尤其是客运汽车驾驶人,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开车时有足够的精力。本次事故的损害后果与大客车发生火灾以及车内乘客不能及时疏散有关。
刘某驾驶的大客车怎么会起火呢?
在大客车与道路中央分隔带连续4次的碰撞过程中,因为大客车油箱破裂,漏油越来越严重,大量的柴油泄漏到地面,碰撞让大客车的左前轮后移,右前轮前移,右前轮上端沿着车轮旋转平面向右前方倾覆,致使右前轮的金属轮盘触地摩擦发热,轮盘的局部温度升至400摄氏度以上,经鉴定大客车油箱内柴油的自燃温度为221摄氏度,远低于经摩擦后的轮盘的温度。当大客车在道路右侧停下后,泄漏的柴油遇到高温的右前轮起火,地面上柴油燃烧的流淌火焰向大客车周国扩散,并向车内蔓延。因大客车停车位置距道路右侧分隔带过近,致使车门无法有效打开,影响了乘客紧急疏散。
由于刘某缺乏车内生的安全意识,刘某所在的公司缺少对员工的火灾逃生安全教育,缺少对公司营运车辆的检查和监管,虽然大客车内配备有5把逃生锤,但是,其中有4把放置在驾驶人座椅左下侧的储物箱内,因放置位置不当,影响乘客使用逃生锤破窗逃生。假如在火灾发生时,大客车驾驶人刘某首先想到的是车内乘客的人身安全,及时把座椅旁储物箱内的4把逃生锤交给乘客破窗,假如这几把逃生锤都按要求放置在车内醒目的位置,大客车内就会有更多的乘客在火海中破窗逃生,本起事故的死伤人数就会大大减少。
大客车内配备的逃生锤,平时看上去是摆没,当车辆发生火灾时,逃生锤就变成了救命锤。
遇到类似本案中客车车厢内着火的情况,司乘人员应该如何处置呢?
当客车车厢内着火时,驾驶人要立刻打开车门,让乘客尽快下车,假如来不及从车门下车,可以砸碎车窗玻璃从车窗跳出。
如图3-3所示,大型客车内一般配备有逃生锤,逃生锺的端部为圆锥状的尖端,在用锤敲击车窗玻璃的时候,尖端可以对玻璃产生较大的压强。汽车的车窗通常为钢化玻璃,当玻璃受到敲击的时候会产生许多蜘蛛网状裂纹,此时只要再轻轻地用锤子敲击几下就能够将玻璃碎片清除掉。
钢化玻璃的四角和边缘受到冲击力的时候容易开裂,因此,应该用逃生锈敲击车窗玻璃的四角和边缘。
预防汽车火灾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①汽车发生火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人身安全,包括驾驶人、乘客和车辆周围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②灭火的时候要注意切断汽车电路,并且要防止油箱爆炸。
③汽油引起的火灾,不可用扑打和浇水的方法灭火,只能用灭火器或者沙土、衣物等覆盖的方法来灭。
④不要在灭火现场张嘴呼吸或高声呐喊,以免烟雾烧伤上呼吸道。
⑤灭火的时候,要脱去化纤面料的衣物,以免烧伤皮肤。
⑥使用灭火器灭火的时候,人要站在上风处,以便于借助风势将灭火器泡沫喷向火源。如图3-4所示,灭火器要瞄向火源而不是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