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的发展历程

来自:陈海龙
4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36
回复数
0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由Bosch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发的。
自1991年以来作为C级网被用于车辆中。不久带29位的标识符规程被重新修订。在公开的出版物中,如由 Bosch公司颁布的CAN2.A和CAN2.B直到今天还一直是所有现存可执行的CAN的基础。用s系列ISO11898标准(表3-3-1)和SAE系列SAEJ2284标准,对应用在PKW(轿车)的协议和采用sAE系列的SAJ1939标准,对应用在NKW(商用车)中的协议,进行国际性的标准化。在欧洲PKW制造商和所有的NKW制造商,全球性快速地执行这些标准期间,美国PKW制造商,却在本国市场长期停留在B级总线SAEJ150标准上,但这些制造商,后来也慢慢地完全转换到CAN上。在新型车辆中自2008年以来,CAN就一直是唯一允许采用的接口,它主要用于重要排放组件OBD的诊断测试仪。
最初执行的CAN总线是由 Bosch和 Intel公司一起研发的,但 Bosch较早地推行了开放的许可证政策,所以当时实际上每一个微控制器制造商都提供了CAN模块,甚至把CAN-VHDL集成在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FPGA中。在批准许可证方面, Bosch使用了标准的OSI参考模型和测试程序,这样确保了所有的CAN控制器相互之间是兼容且进行通信的。
由于在汽车领域形成批量生产,所以CAN控制器的价格比大多数在自动化技术领域广为使用的现场总线(如 Profibus)宜得多,因此CAN也被应用在工业领域。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