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各国共识,各国都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并制订了雄伟的目标。目前我国是电动汽车保有量和销量最多的国家。 (1)全球电动车保有量。 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乘用车)保有量达31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的占比达2/3。 电动汽车保有量前三甲国家分别为中国(约120万辆,占比40%),美国(约75万辆,占比25%)和日本(约20万辆,占比6%)。
另外一方面,电动汽车占本国汽车保有量份额最高的国家却是欧洲国家,分别为挪威(占比6.4%),荷兰(占比1.6%),瑞典(占比1%)。
除了310万辆电动汽车外,全球还有近25万辆电动商用车投入使用,保有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为:中国17万辆、法国3.3万辆、德国1.1万辆。这些电动商用车通常为企业或者政府用车(如物流车等),且99%以上都是纯电动。
(2)全球电动车销量。
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了110万辆,中国电动汽车(不含电动商用车)销量58万辆,约占全球的一半(下图)。
在这110万辆销量中,有2/3是纯电动汽车。挪威的电动汽车销售份额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在新车销售中有39%为电动汽车。
有意思的是,中国、法国、荷兰市场表现出对纯电动汽车较强的倾向性,新车销量占比均在75%左右;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在日本、英国、瑞典销量比较多,占比也达到了75%左右。
(3)各国政策刺激电动汽车发展。
电动汽车的发展都是由各国政策所驱动的,不仅是中国,在美国、欧盟、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强有力的措施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一方面逐年加严汽车的尾气排放法规来限制燃油汽车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求汽车厂商生产定数量的电动汽车,同时通过财政刺激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这里举三个例子。
欧盟委员会提出到2025年所有新车的每千米二氧化碳排放相比于现在需要减少15%,到2030年要减少30%,如果不达标,将会进行罚款。
美国加州制订了零排放电动汽车计划,该计划为每个汽车厂商分配了零排放汽车积分,汽车厂商要么需要销售一定数量的零排放电动汽车,要么通过花钱购买积分来完成所设定的目标。加州也制订了“低碳和零排放”路线图(下图),要求在2025年要有150万辆零排放汽车投入使用。
挪威政府发布了一系列财政激励措施,如为电动汽车免除增值税和车辆记税,电动汽车可以免费使用收费道路以及返还流通税等。挪威政府提出,到2025年所有的轻型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城市公交车销售100%为电动汽车。
(4)决战2030。
事实上,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而汽车电动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政策的不断加码落地,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公众对电动汽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断增加,未来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必然生机勃勃。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至2020年,电动汽车全球保有量达到1300万辆,到2030年将达到近1.3亿辆。而电动汽车的销售量到2020年将达到400万辆,到2030增长到2150万辆。
如此巨大的市场,当然也是各国都不愿放弃的“香饽”,都制订了雄心勃勃的电动汽车计划,把时间节点定在了2030年左右。
挪威要在2025年起仅销售零排放汽车,丹麦、爱尔兰、芬兰、瑞典、德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力求在2030年停止销售污染汽车等。
电动汽车的竞争是全球的竞争,谁先抢占技术高地,谁就能赢得市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