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温表。 水温表用来指示发动机冷却液工作温度。水温表的工作电路由水温表和水温表传感器两部分组成,水温表安装在组合仪表内,水温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盖的冷却水套上。电热式水温表又称双金属片式水温表,电热式水温表可与电热式水温传感器或热敏电阻式水温传感器配套使用。 电热式水温表与电热式水温传感器的工作电路如图96所示。电热式水温表与双金属片式机油压力表的构造相同,仅表盘刻度值不同。水温传感器的密封套筒内装有双金属片2,上面绕有加热线圈,线圈的一端通过连接片3与接线柱4相连,另一端经固定触点1搭铁。
水温表的工作原理与机油压力表相似。当电路接通,水温不高时,双金属片2主要依靠加热线圈产生变形,故双金属片2需经较长时间的加热,才能使触点分开。触点打开后,由于四周温度低散热快,双金属片2迅速冷却又使触点闭合。所以水温低时,触点在闭合时间长而断开时间短的状态下工作,使流过水温表加热线圈中的电流平均值增大,双金属片7变形大,带动指针向右偏转,指示低的水温。当水温高时,双金属片2周围温度高,触点的闭合时间短而断开时间长,流过水温表加热线圈的电流平均值小,双金属片7变形小,指针向右偏转角小而指示高的水温。
2.燃油表。
电热式燃油表又称为双金属片燃油表,它的传感器与电磁式燃油表相同,结构如图9-7所示。
当油箱无油时,传感器浮子7在最低位置,将可变电阻5全部接入电路,加热线圈中的电流最小,所以双金属片3没有变形,指针4指示“0”的位置;当油箱中的油量增加时,传感器浮子上浮,带动滑片6移动,可变电阻的阻值减小,加热线圈中的电流增大,双金属片3受热变形,带动指针4向右转动。
由于流经加热线圈中的电流除与可变电阻的阻值有关外,还与电源电压有关,因此该电路中需配有稳压器。
3.电源稳压器。
电源稳压器主要由双金属片、触点和加热线圈组成。双金属片膨胀系数小的一面在上,膨胀系数大的一面在下,用铆钉铆接在胶木底板上,铆钉的反面铆接有一个焊片,与水温表、燃油表电源柱连接。调节片由铆钉固定在胶木底板上。固定触点和活动触点分别铆接在调节片与双金属片上,通过调节螺钉调节触点之间的压力,从而调节仪表电路中电流的平均值。加热线圈的一端焊在双金属片的端部(带触点的一端),另一端通过接铁片搭铁。
稳压器的原理电路如图9-8所示。接通点火开关,稳压器通电,电流从电源“+”→点火开关一调节片→8触点→10、11,此时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同时,由于电流通过加热线圈双金属片被加热变形,向上拱曲,使触点打开。当触点打开后,输出电压为0。这时,双金属片因不再加热而逐渐冷却复位,触点又闭合。如此反复,触点不断开闭,使稳压器输出一脉冲电压,其电压波形如图9-9的AB段所示。
当输入电压升高时,流过稳压器加热线圈的电流加大,产生的热量多,双金属片变形快,因此只需较短时间,触点就打开。这样,触点的闭合时间短,打开时间相对较长,输出脉冲虽高但窄,见图9-9中的CD段,使其平均值,即输出电压,基本上不增加。
当输入电压降低时,流过稳压器加热线圈的电流小,产生的热量少,双金属片热变形慢所以触点的闭合时间长,打开时间相对较短,输出脉冲虽低但宽,见图9-9中的EF段,使其平均值,即输出电压,基本上不减少。
从图9-9可知,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低于电源电压,因此凡使用电源稳压器的仪表,不允许直接与电源相接,否则有可能损坏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