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主要件

来自:阿飞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52
回复数
0

1.油泵。 应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油泵有齿轮泵、转子泵和叶片泵三种类型。 (1)齿轮泵。如图7-27所示为内啮合齿轮泵,它由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4、泵体2和泵盖7等组成。主动齿轮是一个具有外齿的圆柱齿轮,内圆有凸耳,液力变矩器的泵轮通过凸耳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是一个具有内齿的齿圈。泵体内有一月牙形凸台,将主、从动齿轮不啮合部分隔开。当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时,月牙形凸台形成小齿轮部分导圆,可防止两齿轮在一侧啮合。壳体上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通过油道与滤油网相通,出油口通过油道与有关的液压控制阀相通。月牙形凸台有助于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开,高压条件下,工作液不会从出油口流回进油口。泵盖上的导轮固定套管花键用以支承导轮单向离合器内圈,当单向离合器锁住时,可以抵抗作用在导轮叶片上的反向转矩。


当油泵主动齿轮在液力变矩器泵轮的驱动下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见图7-28),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在齿轮脱离啮合的一腔,容积由小变大,产生吸力,将自动变速器油从自动变速器油底壳经滤网滤清后吸入油泵进油腔,转动的齿轮齿间携带着自动变速器油液至月牙形凸台,月牙形凸台将泵室分为主、从齿轮至月牙形凸台两部分,因为齿轮至月牙形凸台间的间隙非常小,因此泵室里的自动变速器油由进油腔被带到出油腔,在齿轮进入啮合的一腔,容积由大变小,油压升高,把油以一定压力泵出。只要发动机运转,连续油流就不断被泵出,且油泵转速随发动机转速改变而改变,其排油量也随之变化,在油泵的输出油路中通常装有安全阀,其作用是限制油泵最高输出压力,以保证液压系统的安全。 (2)叶片泵。叶片泵由定子、转子、叶片、壳体及泵盖等组成,如图7-29所示。它具有运转平稳、噪声小、泵油流量均匀、容积效率髙等优点;但它结构复杂,对液压油的污染比较敏感。转子由变矩器壳体后端的轴套带动,绕其中心旋转,定子是固定不动的,二者不同心有定的偏心距。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及叶片底部的油压作用下向外张开,紧靠在定子内表面上,并随着转子旋转,在转子叶片槽内作往复运动。这样相邻叶片之间便形成密封的工作腔。如果转子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转子与定子中心连线的右半部的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吸油,中心线左半部的工作腔容积逐渐减小,将油压出。
2.主油路调压阀。 主油路调压阀是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荷的变化,将系统压力调节至规定值,形成稳定的工作压力,由主油路调压阀调节的压力称为系统油压,它是自动变速器最基本、最重要的压力。 如图7-30所示,利用弹簧和滑阀配合,使主油路油压(PH)稳定,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怠速时应大于500kPa;高速时应达1200~1400kPa;倒车时因地形难料的需要,油压应达16001800kPa。其结构有简有繁,多为阶梯形滑阀,可接收多路油压的变化,满足工况的需求,其调压原理如下: (1)由于B环面>A环面,产生F上;当F上>F下时,泄油、调压;F上

4.液压换挡阀和换挡电磁阀。 (1)它为多柱式滑阀,完成充油和排油的任务,能实现两个挡位的自动转换。换挡阀两端作用着由电脑ECT/ECU控制的换挡电磁阀A、B的控制油压。当两端油压的升高或降低时,换挡阀位移,油路即发生改变,使不同的离合器、制动器起作用,从而改变行星齿轮的组合,实现换挡。换挡阀一端弹簧力F的作用是,保证无油压时,滑阀能单向位移,保持在低挡位置,如图7-32所示。
(2)3个液压换挡阀能实现4个挡位的自动转换。即:一、二挡换挡阀三挡换挡阀;三、四挡换挡阀。它控制着多路换挡油道,相互沟通、截止或锁止。 (3)3个液压换挡阀的两端作用着两个换挡电磁阀A、B的控制油压,其A、B阀的通断组合方式,因车而异。4个挡位用两个换挡电磁阀控制,有4种组合,如表7-3所示。挡位数多可采用增加电磁阀的个数来实现组合。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