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正常的机油压力,是保证发动机各摩擦件得以充分、良好润滑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一旦发现机油压力过低,应停车查找其原因并排除之后方可行车。否则极易造成因发动机机油压力过低而出现曲轴瓦烧熔导致“抱轴”,较严重时可能使发动机因此而报废。 1.机油压力始终过低,机油压力传感器通常安装在主油道中,如果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正常,而机油压力表指示压力过低,可根据润滑系统的组成和油路对故障可能原因进行分析。 如果将油路按油流方向以机油压力传感器为界分成前、后两部分,导致机油压力过低的原因则可分成两方面。 ①机油压力传感器前的油路不畅(如滤清器堵塞)或供油不足(如机油量不足)。 ②机油压力传感器后的油路泄油过快(如曲轴轴承间隙过大、不同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组成和油路有一定的差别等)。 a.机油压力表失灵或通向压力表油路堵塞。 分别松开油管与油压表连接(另一端与主油道连接)的螺母或螺栓,观察到机油冒出的压力较大,则说明压力表有故障,或通往油压表的油管堵塞。 b.机油容量不足、机油变质或机油中有水。 定期检查油底壳储油的机油尺刻度,按规定加足机油;检查活塞环与缸套的配合情况若磨损严重,应加以修理。 c.机油牌号不对,黏度小,使机油过稀。 更换新的符合规格的机油。 d.柴油机长期超负荷工作,使机油温度过高而变稀。 减小柴油机负荷,不允许长期超负荷工作。 e.机油集滤器堵塞,使机油吸人量减少而压力过低。 清洗机油集滤器。 f.机油过脏,使用时间过长而变质等,使吸油盘的滤网或油道堵塞。 应更换新的机油,并清洗滤网和油道。 g.机油泉磨损后,使机油泵内漏增大,则泵油量减少,或者是机油泵纸垫损坏而渗漏机油。 可通过减少机油泵端盖垫片厚度的方法来补偿。若泵油量仍不足,应修理或更换磨损零件及损坏的垫片。 h.限压阀的弹簧过软、阀门磨损过甚。 若阀门磨损正常,原因可能是弹簧的弹力不足。可拆下弹簧,在试验台上检验,一般不允许随意调整。限压阀钢球与阀座磨损,导致封闭不严,漏油,使密封性能丧失。阀座磨损较轻时,可用气门砂研磨斜面。对于球形阀,也可以用钢球放在阀座上用铜棒顶住,轻击数次使两者密合。 i.吸油盘至机油泵的油路装配不严密而漏气,如吸油管空心螺栓拧得不紧等。 重新安装,消除漏气故障。 j.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及轴套等润滑部位磨损,间隙增大,润滑油渗漏过多。 修理和更换新件,恢复零配件的配合关系,使其间隙在正常范围内。 k.转子式机油泵外转子装反,使泵油量减少。 需重新正确安装。 l.机油滤清器堵塞,此时,安全阀开启压力又高,使机油在滤清器前的压力增高,迫使机油泵内漏增加,主油道油量减少,致使机油压力下降。 要定期清洗机油滤清器滤芯,排除堵塞故障。在机油泉试验台上,重新调整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在装回滤芯时,一定要注意毡垫的数量与位置,安装准确。此外,在发动机工作中如果机油压力始终过低,且有曲轴主轴承异响、连杆轴承异响或凸轮轴轴承异响等现象,应对上述产生异响的轴承间隙进行检查。据试验证明,曲轴主轴承间隙每增大0.01mm,机油压力就会降低0.01MPa。
2.机油压力突然降低。
机油压力突然降低的故障一般是机油严重泄漏,如机油道丝堵失落、机油道破裂等,都使机油大量泄漏,发动机工作中反映出来的机油压力就会很低。
另外就是机油泵损坏,如机油泵的齿轮与泵壳之间、泵轴与轴承之间的严重磨损,或泉轴断裂调压装置失效等原因,使机油泵不能建立起正常的工作压力;还可能是与机油泵连接的管路接头松动或有裂纹、机油集滤器堵塞等,导致机油泵无法建立起正常的工作压力,因而使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偏低,甚至无压力。
发生此种情况后,应立即使发动机熄火,以免造成严重的机械事故。然后拆下发动机油底壳,重点检查泄漏部位和机油泵。
3.刚启动时压力正常,运转一段时间后机油压力迅速降低。
诊断这类故障,可通过分析发动机润滑系统发生的变化,来确定可能的故障原因。发动机刚启动时,由于启动前大部分机油流回油底壳,所以油底壳内油量比较充足。而运转一段时间后,由于部分机油被泵入油道进行循环,所以油底壳内的油量减少。
此外,刚启动时机油温度较低,而运转一段时间后,机油温度随发动机温度升高而升而温度对润滑系统的影响主要是机油黏度,随温度升高机油黏度下降。如果机油黏度过低在各轴承间隙一定时,对机油的节流作用变弱,机油压力也会降低。
由上述分析可知,发动机刚启动时机油压力正常,而运转一段时间后机油压力又迅速下降的可能原因是机油量不足或机油黏度过低。发生此故障,可先抽出机油尺检查机油量,如果机油量充足,则可确定是机油黏度过低,应更换机油。
注意:
如果因冷却液或燃油进入油底壳稀释机油,导致其黏度降低,应查明漏水或漏油的原因,故障排除后再更换新的机油。
4.机油压力过高。
在使用中,若机油压力表指示压力长时间高于正常标准,即为机油压力过高。
机油压力过高并非是好事,不仅使机油泵负荷增加,而且可使安全阀常开,机油未经粗滤器过滤就直接送往摩擦表面,加剧摩擦副的磨损;若安全阀卡滞,还会冲坏粗滤器滤芯,并引起主油道被滤芯碎片堵塞。
按机油压力始终过低故障的分析思路,如果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正常,机油压力传感器前给主油道供油过多(如限压阀故障)或机油压力传感器后油路不畅(如油路堵塞),均会导致机油压力过高。可能的原因有限压阀故障、传感器之后的油道堵塞、轴承间隙过小、机油黏度过大、机油压力表或机油压力传感器损坏等。对于新装配的发动机,如出现机油压力过高,应重点检查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的配合间隙。
点火开关打开但不启动发动机时,机油压力表指针不回位,应重点检查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
5.机油压力忽高忽低。
当发动机息速运转时油压正常,中、高速运转时,机油压力波动(油压表指针在0~0.6MPa之间来回摆动或颤动),其主要原因如下。
①机油泵有故障(如齿轮过度磨损或固定螺栓脱落),机油泵吸入空气。当发动机中高速运转时,机油泵吸力增大,空气从机油管路密封不严处进入,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性从而造成油压波动(进气严重时无油压)。
②调节阀或回油阀弹簧受异物卡滞,或弹簧弯曲与座孔碰擦,使弹簧运动受阻,球阀的打开和关闭都显得比较困难。当主油道内油压升高、球阀打开时,主油道内卸压,但因弹簧的阻滞作用,直至油压降至很低甚至接近于零时球阀才关闭,接着主油道内油压又上升球阀又打开,如此循环往复,造成机油压力大幅度波动。
③油底壳机油短缺,油平面位于集滤器吸油口的极限位置上,或机油管内有杂质但未完全堵塞,使油泵吸油时有时无,造成机油压力忽高忽低。
④限压阀装配不当,使油流阻力不稳定,或机油压力表损坏,造成机油压力忽高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