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垫(见图2-10)是保证发动机燃烧室密封的重要零件,又是一种易损件,一旦气缸垫损坏或者安装不正确,发动机将无法正常工作。
1.气缸垫烧坏部位的快速诊断:
气缸垫烧坏是发动机的一种常见故障,其主要症状有:
1)发动机的转速不能提高,车辆行驶无力。
2)发动机运转有振抖和“缺缸”现象。
3)怠速时排气管发出短促的“突突”异响,甚至有“回火”现象,而在踩下加速踏板时,“突突”异响减轻,运转声音变得较为沉闷。
为了确定气缸垫烧坏的具体部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摇车检查。用手摇柄播转曲轴,如果感觉忽轻忽重,某个气缸似乎没有压缩力,可以拆下相邻两缸的火花塞(或喷油器),用薄纸片剪成2个圆形,再用润滑脂分别粘贴在火花塞的安装孔外。再摇车,如果两个薄纸片同时被吹动,说明气缸垫在这两个气缸之间被烧穿。
2)测量气缸的压缩压力。如果测量结果显示某相邻两缸的气缸压力特别低,说明气缸垫在这两缸相邻处烧损,导致相邻两个气缸之间串气。
3)从排气管口检查。查看排气管是否有水排出,若有水珠或水汽排出,说明气缸垫在气缸口与水套孔之间烧穿,造成气缸与水套沟通,冷却液由此进入气缸,部分水分蒸发后进入排气管。
4)从散热器口检査。打开散热器盖,加满冷却液,让发动机保持中速运转,然后观察散热器口。如果有气泡不断地涌到水面,在排除气缸套破裂的可能性后,则可以推定气缸垫在气缸口与水套孔之间被烧穿,燃烧室的气体进入了冷却水套,再从散热器口逸出。上窜的气泡越多,说明气缸垫烧蚀越严重。
5)拔出机油标尺检查。如果机油标尺上的机油含有水珠,说明气缸垫在油道孔与水套孔之间烧穿,部分冷却液由此进入机油油道,并且经过润滑油循环进入油底壳,因此机油标尺上的机油含有水珠。
6)涂油检查。在气缸盖与气缸体的结合部位(即气缸垫周围)涂抹润滑油,让发动机运转,如果在气缸垫周围有黄色的泡沫冒出,甚至发出“哧哧”响声,说明气缸垫在冒泡沫位置已经烧坏。
2.气缸垫烧坏的应急修补方法:
如果烧损处是一个小口子,可以用撕碎后的石棉线填补。如果损坏比较严重,而且损坏部位在两个气缸口之间,可以撕去烧坏的材料,然后取适量石棉线,撕成絮状,掺入约20%(质量分数)锂基润滑脂,反复揉和,再均匀地铺摊在烧损处。填补的石棉层应比原来的稍厚,再用力压实,使补充的材料与原有的材料结合在一起,最后在气缸垫的修补处外面包贴两层香烟锡箔纸,装上气缸盖,并按规定的顺序和扭矩分几次拧紧气缸盖螺母。
3.画记号防止气缸垫装错:
在维修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重新安装气缸垫并起动试车后,发现气缸盖与气缸体结合部位漏气或漏油,反复调整气缸盖垫片的位置和气缸盖螺栓的紧度都没有效果。分析原因,是由于原来的气缸垫在压力和高温的作用下,已
经与气缸盖、气缸体的端面形成了紧密的配合关系,不会产生漏气和漏油。但是气缸垫经过拆卸以后,如果没有放回原来的位置,则原来的紧密配合关系遭到破坏,所以就会出现漏气现象。为此,在拆卸气缸垫(特别是没有方向性的气缸垫)之前,可以在发动机的侧边刻画一个记号,在下次组装时,应当对准这个记号,使气缸盖、气缸垫、气缸体恢复原来的对位关系。其实质是让这3个零件上的微观凹凸不平点“对号入座”,再按规定的顺序和扭矩拧紧气缸盖螺栓,就不会发生漏气和漏油了。
4.测量真空度,判断气缸垫是否漏气:
在发动机进气管的专用检测口上连接真空表,测量进气歧管的真空度,如果怠速时真空表的读数比较低,而且指针在17~64kPa之间大幅度摆动,迅速打开节气门时真空表表针会跌落到0kPa,关闭节气门后真空表的读数也无法回到84.6kPa,则说明气缸垫漏气。
5.确保气缸垫成功更换的6个要领:
1)在发动机完全冷却以后再进行更换。另外,无论是拆卸还是安装气缸盖螺栓,都要按照维修手册规定的顺序和扭矩分2-3次拧紧或拧松,绝对不能一次拧到底。有的发动机规定,按规定力矩拧紧后还要拧转紧固螺母90°,其目的就是保证气缸垫可靠地压紧。
2)仔细观察旧气缸垫出现毛病的状况,正确找出气缸垫损坏的真正原因,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修理。
3)认真清洗气缸盖与气缸体的结合表面,如果有铁锈和积炭等残留物,要用刮刀、钢丝刷、化学溶剂等加以清除。如果气缸盖不能可靠压紧,气缸垫必然出现早期损坏。正式安装时,可以在气缸垫上适当涂抹吸纳胶(气缸垫胶),以提高其密封性。
4)注意分清气缸垫的前后左右(见图2-11),不要装错,必须对齐气缸体、气缸垫、气缸盖之间所有的油孔和水道孔。如果装错,气缸垫挡住了气缸体通往气缸盖的机油油道,将会造成气缸盖上的运动零件过早损坏。
5)同时更换气缸盖螺栓。气缸盖螺栓经过长期使用后,可能超过了材料的屈服强度,所以更换气缸垫时最好同时更换所有的气缸盖螺栓。
6)复查气缸垫的压紧度。安装完毕,要检查气缸垫是否存在泄漏。新换的气缸垫,在发动机工作10~15h以后,应重新拧紧1次气缸盖螺栓,以保证气缸垫可靠地压紧和密封。
6.气缸垫不能随便代用:
即使缸径相同、缸数相同的发动机,气缸垫也不能随意代用,其原因是:
1)同系列发动机的气缸垫存在着结构和特征上的差别。例如水道孔的数量和位置可能不同,气缸盖螺栓孔的数量不相同等。另外,有的气缸垫上有机油孔,有的没有这种机油孔。
2)气缸垫的材质不同,不同材质的气缸垫适应不同强化程度的发动机。
3)气缸垫要求具有一定的标准厚度和维修厚度(见图2-12),这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压
缩比和存气余隙,随意代用气缸垫,有可能引起活塞顶撞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