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频器的功能在混合动力汽车上,采用动力电池组的直流电作为电源,和采用三相交流电动机作为驱动电动机时,三相交流电动机不能直接使用直流电源,此外三相交流电动机具有非线性输出特性,需要使用变频器中的功率半导体变换器件来实现直流电源和三相交流电动机之间电流的传输和变换,并要求能够实现频率调节,在所调节的频率范围内保持功率的连续输出,同时实现电压的调节,可以在恒定转矩范围内维持气隙磁通恒定,将直流电变换为频率与幅值可调且电压可调的交流电来驱动三相交流电动机。 用变频器对三相交流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的控制系统的特点如下。 ①实现了对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拓宽了交流电动机的转速范围,实现恒功率范围内的运转,可以对交流电动机进行高速驱动。 ②可以实现大范围内的高效率连续调速控制。进行高频率启动与停止运转,并进行电气制动,快速控制交流电动机的正、反转的切换。 ③所需要的电源容量较小,电源功率因数较大,能够用一台变频器对数台交流电动机进行控制,组成高性能的控制系统等。
(2)变频器基本结构模型变频器在混合动力汽车上应用非常普遍,变频器的基本功率电路有以下几种。
①交直交逆变器系统。在有220/380V交流电源处,通常采用交直交逆变器系统,基本功率电路如图2-15所示。
②交-交变频器系统。在有220/380V交流电源处,可以采用交交变频器系统,其基本功率电路如图2-16所示。
③直-交逆变器系统。在混合动力汽车有直流动力电池组电源时,可以采用直交逆变器系统,其基本功率电路如图2-17所示。
(3)变频器的种类 随着电气设备技术的发展,变频器和逆变器均采用现代电子控制技术或智能控制技术,使它们在多种电动机的控制上得到广泛使用。变频器有多种结构模型和多种应用场合,可以用下列方法分类。
①按主要功率电路分类。
a.电压型变频器。又称电压源逆变器,其主要功率电路结构模型如图2-18所示,最简单的电压型变频器由晶闸管整流器与电压型逆变器组成,用晶闸管整流器调压,电压型逆变器调频,电源电流通过整流器整流为直流电,经平滑大电容滤波,使中间直流电源近似恒压源及低阻抗,经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具有电压源性质,不受负载性质的影响,适用于多电动机的驱动,但调速动态响应较慢,因为反馈能量传送到中间直流电环节并联的电容中,会引起直流电压上升,为防止换流器件被损坏,需要在功率电路安装专门的放电电路。
电压型变频器的三相逆变电路由6个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功率半导体电子开关所组成,每个电子开关上反并联1个续流二极管,6个电子开关每隔60°电角度触发导通1次。
b.电流型变频器。又称电流源逆变器,其主要功率电路结构模型如图2-19所示,最简单的电流型变频器由晶闸管整流器与电流型逆变器组成,用晶闸管整流器调压,电流型逆变器调频,电源电流通过整流器整流为直流电,串联在回路中的大容量电感起限流作用,使中间直流电波平滑输出,逆变器向负载输出的交流电流为不受负载影响的矩形波,具有电流源性质,电流型变频器调速动态响应快,能够实现正、反向转动并便于反馈制动。
在电动机制动时,可以通过中间直流电环节电压反向的方式使整流电路变成逆变电路,将负载反馈的能量回馈给电源,而且在负载短路时不难处理,更适合于混合动力汽车应用。
电流型变频器的三相逆变电路仍然是由6个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功率半导体电子开关所组成,但在每个电子开关上没有反并联续流二极管。
②按开关方式分类。通常变频器按开关方式分类时,是指按变频器中的逆变器开关方式分类,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a.PAM控制。PAM称为脉冲振幅调制,是指在变频器整流电路中对输出电压(电流)的幅值进行控制,以及在变频器逆变电路中对输出的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方式。PAM控制时逆变电路换流器件的开关频率(载波频率)为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是一种同步调速方式。
PAM控制载波频率比较低,在用PAM控制进行调速驱动时,电动机的运转效率高,噪声较低。但是PAM控制必须对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同时进行控制,控制电路比较复杂,此外在电动机低速运转时波比较大,其基本电路如图2-20所示。
b.PWM控制。PWM称为脉冲宽度调制,是在变频器的逆变电路中,同时对输出电压(电流)的幅值及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方式。在PWM控制时,比较高的频率对逆变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器件进行通断控制,通过变换输出脉冲的宽度来实现控制电压(电流)的目的。PWM控制时变频器输出的频率不等于逆变电路换流器件的开关频率,属于异步调速方式。
PWM控制方式可以降低高次谐波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转矩波动小,控制电路简单,成本也不高。但当载波频率不合适时,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较大的运转噪声,在系统中增加一个调整变频器载波频率的系统,就能降低电动机在运转时的运转噪声。
般采用正弦波PWM控制,通过改变PWM输出的脉冲宽度,使电压的平均值接近于正弦波,可以使异步电动机在进行调速运转时更加平稳。电压型PWM控制基本电路如图2-21所示。
c.高载频PWM控制。高载频PWM称为高载频脉冲宽度调制,是PWM控制方式的改进。在高载频PWM控制方式中,将载频的频率提高至超过人耳可以分辨的频率(10~20kHz)以上,从而降低电动机运转噪声,因为高载频PWM要求逆变电路换流器件的开关速度很快,所以只能采用IGBT和 MOSFET等有较大容量的半导体元器件,但是变频器的容量还是受到限制。高载频PWM控制时变频器输出的频率不等于逆变电路换流器件的开关频率,属于异步调速方式。高载频PWM控制适用于低噪声型变频器。
③按工作原理分类。变频器按工作原理分类有如下几种。
a.V/f变频器。V/f(幅频比)变频器在工作时对变频器的电压幅值及频率同时进行控制,使V/f保持一定,来得到电动机所需的转矩。V/控制方式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控制方式,大多用于对精度要求不太高的通用变频器,控制电路的成本也不高。
b.转差率控制变频器。它是V/f变频器的改良,在转差率控制变频器控制系统中,利用装在电动机上的速度传感器的速度闭环控制及变频器电脉冲控制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则是由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和所需转差率而被自动设定的,从而达到在进行速度调控的同时控制电动机输出转矩的目的。这种变频器的优点是,在负载发生较大变化时,仍可以保持较高的速度精度以及较好的转矩特性。
C.矢量控制变频器。其原理是将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进行矢量变换,按照矢量变换规律由三相变为两相,将静止坐标转换成旋转坐标,把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分为产生磁场的励磁电流分量以及与其相垂直的产生转矩的转矩电流分量。在控制中同时对定子电流的幅值及相位进行控制,也就是对定子电流矢量的控制矢量控制方式可以对交流电动机进行高性能的控制,采用矢量控制方式不但使交流电动机的调速范围能够达到直流电动机的水平,而且可以控制交流电动机产生的转矩。矢量控制方式通常需要准确地掌握所控制的电动机的性能参数,所以需要变频器与专用电动机配套使用。新型矢量控制方式具有自调整功能,自调整矢量控制方式可以在电动机正常运转以前,自动对电动机的运转参数进行识别,并按照识别情况调整和控制计算中的有关参数,使自调整矢量控制方式可以应用到普通交流电动机上。
④按用途分类。
a.通用变频器。它可以对普通交流电动机进行控制。分为简易型通用变频器与高性能通用变频器两种。简易型通用变频器适用于对调速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高性能通用变频器在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方面增加了相应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电动机负载的特性选择算法并对变频器的参数进行设定。图2-22所示为通用变频器的内部结构,这类通用变频器具有以下功能。
ⅰ.对电动机具有全区域自动转矩补偿功能,以免失速功能和过转矩限定了运行。
ⅱ.对带励磁释放型制动器电动机进行可靠的驱动和调速控制,并确保带励磁释放型制动器电动机的制动器能够可靠释放。
ⅲ.减少机械振动和缓解冲击作用。
ⅳ.具有运转状态检测显示功能,根据设定机械运行的互锁,使操作人员及时了解和控制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对机械进行保护等。
b.高频变频器。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经常采用高速电动机,用PAM控制方式控制的高速电动机用变频器输出的频率可达3kHz,在驱动交流电动机时,最高转速可达18000r/min。
C.高性能专用变频器。高性能专用变频器均采用矢量控制方式,并与专用电动机配套使用,在调速性能以及对转矩的控制方面都超过了直流伺服系统,而且能够满足特定电动机的需要,通常在混合动力汽车上都采用高性能专用变频器进行控制。
高性能专用变频器的主要功能如下。
ⅰ.根据驾驶仪操纵装置输入的信号以及各部分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自动调节与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
ⅱ.在恒转矩范围和恒功率的大范围内对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进行调节与控制。
ⅲ.蓄电池过电压或电压不足的限制。
ⅳ.制动能量的反馈回收。
ⅴ.自动运行并保证系统安全。
ⅵ.在显示屏上显示蓄电池、动力系统和车辆的动态信号等。
(4)各种不同控制方式变频器的特点 各种控制方式变频器的应用范围和基本特性对比见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