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障症状:该车配置CDZ发动机和0AW型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约为80000km,故障症状如下:发动机启动困难,启动着车后发动机故障灯一直点亮。 (2)诊断与检修:使用诊断仪对发动机系统进行自诊断,故障码为P0016,内容为曲轴位置与凸轮轴位置相关性异常。进行引导型故障查询,得知曲轴位置与凸轮轴位置关系出错。清除故障码,试车,发动机启动正常,但在怠速状态下只要一课下加速踏板,故障码就会再现。 读取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数据流,发现进气凸轮轴的相位延迟量为28°,而该参数的调整目标值为42°,两者相差甚远。进行急加速试验,目标值随着发动机的扭矩变化而改变,而实际值却仍然保持在上述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凸轮轴相位调节装置控制失灵。 拆下正时罩盖,检查正时系统。对曲轴信号轮、活塞上止点、进排气凸轮轴和凸轮轴信号轮的实际位置与正常车进行比对,未见异常。对凸轮轴调节阀进行性能测试,能够发出“嗒嗒”声,说明凸轮轴调节电磁阀工作正常。检查凸轮轴相位调节装置的液压柱塞,发现卡滞,必须用力推才能移动,而且推进去后弹不回来。更换凸轮轴调节柱塞,故障排除。 (3)总结:凸轮轴调节系统卡滞,相当于凸轮轴调节阀一直没有工作。控制阀一直卡在滞后调节28°的位置,引起相位信号和曲轴位置信号对比的异常,从而产生相位故障码。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凸轮轴调节控制阀与凸轮轴轴瓦必须是严格匹配的,有时配件号尽管一样,但实际形位公差可能会有所不同,由此会使油液产生错误流向,也会产生凸轮轴相位调节异常的故障码。
(1)故障症状:该车配置1.6L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约4500km,故障症状如下:启动发动机后,发动机抖动明显,仪表板的发动机故障灯一直点亮。
(2)诊断与检修:使用诊断仪对发动机系统进行自诊断,故障码为P0016,内容为曲轴位置/凸轮轴位置相互关系(第1排,传感器A)。查看发动机系统数据流,发现第1排排气凸轮轴可变气
门正时电磁阀的数据为-1.5°,不正常(正常应为0~27度)拆下第1排排气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电磁阀,发现上面有明显的磨损痕迹。拆下气门室盖,仔细查看,其内部并没有异常,由此怀疑故障发动机内部有细小的碎屑进入电磁阀,导致磨损。
用清洗剂清洁第1排排气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电磁阀,装复后清除故障码,试车,发动机运转正常,各项数据恢复正常,检修工作结束。
(3)总结:结合故障码的含义,充分利用数据流的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判断故障原因,找到故障点,排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