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车型:2005年款宝马M5轿车,行驶里程4万km
现象
一辆2005年款宝马M5轿车,行驶里程4万km,用户抱怨该车有时无法执行定速巡航功能。:笔者试车后发现,该车的定速巡航功能能够执行,但有时会自动退出,感觉像是定速巡航的条件不满足或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制动或DSC系统干预等)而退出。
方案
经过反复试车,发现此故障有一定的规律性,当车速低于90km/h以下时一切正常,只要加速到90km/h(包括90km/h)以上时定速巡航功能就会自动退出。如果时速高于90km/h时则不能执行定速巡航功能。
在进行故障检修工作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该车定速巡航的工作原理。定速控制可从车速约30km/h起激活,车辆保持并存储用转向轴开关设定的速度。当驾驶员操纵组合控制杆或轴向点动按钮时,该信号就会向转向柱开关中心SZL发送一个信息,该信息被SZL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发送到光纤byteflight上。
然后通过网关SGM送到PT—CAN上,最后数字式发动机电子伺控系统DME接收到该信号后就会控制节气门等执行器动作,最终实现信号的执行。首先连接故障诊断仪进行t央速检测,无相关故障码存储。根据路试时车速低于90km/h时正常,可以肯定信号的产生和信号的传递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定速巡航开关、SZL以及PT—CAN都是正常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激活定速巡航的条件不满足或执行系统有问题。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检修应该不会错。首先分析使定速巡航退出的条件,包括:实施制动;挂入变速器N挡;打开DTC动态牵引力控制系统或关闭了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拉紧了驻车制动器;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实施干预。连接诊断仪进行路试,读取数据流,可以看出制动信号、变速器挡位信号以及驻车制动信号都正常,发动机系统相关数据也都正常。打开或关闭DTC动态牵引力控制系统,系统也能够正确识别。如果在行车过程中DSC实施了干预,仪表上应该有DSC灯闪烁的提示,而该车在行驶中故障出现时没有DSC灯闪烁,难道还有其他因素,还是诊断思路错了呢?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发现此车的后轮轮胎型号做了更换,故障根源找到了!原车的轮胎型号为前轮255/40R19,胎高为102mm,后轮285/35R19。胎高为99mm。而该车更换的后轮轮胎型号为295/30R19,胎高约为88mm。
分析一下DSC的工作原理,在行车的过程中,DSC控制单元通过传感器获得偏航角速度、横向加速度、车轮转速、转向角以及制动力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车辆当前的运动状态,然后将实际状态与DSC控制单元中计算出的标准值比较。当实际值与标准值出现偏差时,DSC被激活,并进行制动系统和发动机控制干预,因此DSC可在物理限制内实现最高的主动安全性能。由于该车只更换了后轮轮胎型号,相对原车轮胎高度小了约11mm(附图),也就是车轮半径小了,在运行过程中车速较低时,前后轮的转速差在正常范围内,车速较高时转速差就超出了极限值,DSC控制单元就误认为后轮在打滑,从而进行了主动干预,定速巡航也就退出了工作。
更换了与原车相同型号的轮胎后,试车故障排除。
备注
由于维修人员主观地认为DSC系统主动干预时仪表会有提示,造成了维修方向偏离,所以在车辆的维修过程中千万不能犯主观主义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