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款雷诺风景Ⅱ发动机“失火”

来自:来源网络
6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483
回复数
2

背景

车型:2005款雷诺风景Ⅱ轿车,配置2.0L 4缸发动机,智能4速手自一体变速器。 行驶里程:152321km。

现象

客户反映该车发动机故障灯(OBD警告灯)点亮,怠速不稳。

方案

01 接车后,根据用户所描述的故障现象,首先对故障进行确认。启动发动机测试,发现发动机故障灯(OBD警告灯)确实点亮,但信息显示栏没有英文故障信息显示,而且发动机怠速不稳,感觉偶尔还有一些不正常的抖动存在。 02 连接雷诺专用诊断仪CLIP对发动机控制单元进行检测,发现有两个故障码存在(如图1所示):DF436MISFIRING DETECTION,意为“失火发现”,后部的1.DEF解释为“破坏性的失火”;DF059 MISFIREON CYLINDER 1,意为“1缸失火”,后部的1. D E F解释为“破坏性的失火” 。使用诊断仪C L I P 清除故障码,无法清除。 03 根据以上发动机的故障现象和诊断仪的检测结果分析,认为故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缸点火相关部件损坏、工作不良或连接线路故障;1缸喷油器损坏或连接线路故障;1缸密封不严漏气,缸压不足;发动机控制单元损坏等。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按照由简至繁、先易后难的常规顺序进行检查。首先拆下了1缸点火线圈和火花塞,观察火花塞没有明显的被击穿、裂纹现象,间隙也在正常范围内(此款车型的火花塞为CHAMPION 品牌,火花塞电极间隙应该在0.90 ± 0.05 mm)。断开1缸喷油器,用1缸点火线圈和火花塞做跳火实验,测试结果跳火正常,而且测量点火线圈初级和次级电阻在维修手册所写范围内,实属正常。以上检查结果表明,该缸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的工作状态均正常。之后测量燃油压力,在350kPa左右,在维修手册所规定350kPa±10kPa范围内。测量第1缸汽缸压力,结果为1200kPa,再测量其他汽缸缸压,各缸之间相差无几。之后又清洗了喷油器、节气门、进气道,装复试车,故障依旧,诊断仪CLIP仍然显示1缸“失火”。为此,专门拆下1缸喷油器进行电阻测试,并作密封试验和雾化试验,均未见异常。在装复过程中,将第1缸喷油器和2缸喷油器调位,装复后再次试车,故障依旧。这样由1缸喷油器本身引发故障的可能性也被排除。难道是喷油器线路或控制单元出现问题? 连接雷诺电路图网站“INFOTECH”(雷诺所有车型电路图查询网站)输入该车车架号,查看该车型发动机控制系统电路图(如图2所示)。从电路图中得知,1缸喷油器(代号193)连接插头1针脚为常火供电线,由配电保护单元(代号1337)控制供电,为喷油器提供工作电压,发动机控制单元(代号120)内部控制喷油器搭铁。断开1缸喷油器插头,用万用表测量1针脚为12.4V,说明喷油器的常火供电线正常。之后又使用二极管试灯跨接一根常火线测量喷油器2针脚的搭铁情况,着车后二极管试灯以很快频率闪亮,虽说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不是特别准确,但这也说明了第1缸喷油在“失火”的同时是工作的。为了更快、更准确地判定故障,将1缸和2缸的点火线圈和火花塞同时整体调位,再次排除点火方面的问题。再次试车发现故障依旧,难道真是控制单元损坏?在发动机室蓄电池后部拆下控制单元进行检查,控制单元表面和连接插头针脚部分都没有发现有任何损伤痕迹。由于发动机控制单元是属于车辆防盗系统的一部分,每辆车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内部都有不同的密码存在,故不能换件对比测试。 04 检查至此, 故障排除已陷入困境。笔者认真回顾了一下以上检查过程,该检查的项目几乎都查到了,发动机工作时也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异响,这说明发动机内部机械部分基本正常;发动机数据流显示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值为340kPa,表明各真空连接及歧管部分不存在泄漏现象。难道是诊断思路不正确? 综合以上检查的过程思考分析,认为诊断思路没有任何问题。如果再排除控制单元损坏,那么此时就只可能是汽缸垫损坏了,可此车的冷却液温度一直都在正常范围内,液位也正常,客户也没有反映过冷却液过度消耗的现象。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将补水罐的水管拔下插入一个装满水的透明塑料瓶中,发现每隔约15s左右就会有1个气泡产生。以同样的方法检查同一车型其他车辆,则无气泡产生,分析认为此车发动机汽缸垫存在轻微的泄漏情况。拆解汽缸垫检查,发现第1缸活塞非常干净,几乎没有积炭残留,与其他缸相比差距明显。根据以往维修经验分析这种现象,笔者认为造成第1缸“失火”的根本原因是汽缸垫的轻微泄漏,这样便致使混合气进入第1缸后含有一定的水分,不能正常燃烧,从而导致“失火”现象产生。 05 更换汽缸垫后,启动发动机,发动机故障灯(OBD警告灯)熄灭,发动机运转正常,反复试车,故障一直没有再出现。至此,故障排除。

备注

01 在现在的OBD II电控系统维修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种叫“失火”的故障码,此故障码并没有指出故障的具体位置。用诊断仪器清除后,过了几天又会出现,这给我们的维修增加了难度。所谓“失火”,就是发动机控制单元检测到有某一缸或多缸工作不良,应有的角加速度没有产生,即每个汽缸工作时对曲轴产生的推力不正常,其主要就是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到有工作不良的汽缸,再根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1缸上止点信号来确定是哪一缸(有时控制单元也会参考上游氧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排放废气氧含量不达标的信号),如果这个不良多出现几次,控制单元就记忆这个故障码,因而这个故障码需多次认定才会点亮故障灯,所以有时故障码清除后不会马上出现,要达到故障再次设定条件时,才会出现。笔者建议,对于以后维修这类故障,首先要使用诊断仪器确诊是哪一缸“ 失火” , 之后再建立一个正确的诊断思路,以由简至繁、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检查,通过测量、分析、判断,最终找到故障的根源。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2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