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防盗系统

来自:wen明
4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91
回复数
0

奥迪Q3(8U)属于奥迪第4c代防盗系统,同样的还有奥迪A1(8X)也属于第4c代防盗系统。 wFS防盗锁止系统( Wegfahrsperre)功能:打开/锁止发动机控制单元。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汽车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靠自身的动力被开走。 1.防盗系统构成。 奥迪Q3(8U)代防盗系统构成:防启动锁控制单元(诊断地址25,仪表中);发动机控制单元(诊断地址01);钥匙(转发器);电子转向柱锁控制单元(诊断地址2B,仅Kesy);变速箱控制单元(仅Q3PA之后DQ500集成于防盗系统)。 奥迪Q3-4c防盗系统(基本型)的防盗部件构成见图5-5-1。


奥迪Q3-4c防盗系统(带Key)防盗部件构成见图5-5-2。 2.Q3-4c防盗系统组件在 FAZIT系统中的识别。 (1)在线数据库:FAZIT中对于第4代防盗包含防盗锁止系统部件的所有防盗相关特征:车辆识别号(VIN)、电子控制单元的23位序列号、8位无线转发器和防盗锁止系统密码。 ①一个电子控制单元的23位序列号唯一且不会改变[防盗主控制器/组合仪表+发动机控制器+变速箱控制单元+电控转向柱锁ELV(诊断地址2B)]。 ②一个无线转发器号(8位)唯一且不会改变(钥匙)。 2)防盗控制器(集成到仪表中)K25:防盗系统主控制器,有自己的诊断地址25,如防盗系统主控制器序列号:VD104811.07.1473936863(23位)(图5-5-3)。 (3)发动机控制单元K01:防盗系统从控制器有自己的诊断地址01,如发动机控制单元序列号:RB8-65814-11-2014101073(23位)(图5-5-4)。
3.遥控钥匙。 遥控钥匙由两部分构成,即发射器(转发器)和钥匙机械齿。钥匙机械齿用于点火或通过门锁芯开锁闭锁。转发器是遥控钥匙的电子部分,用于遥控整车上锁或解锁、防盗。 遥控钥匙里面有两个ID号,即转发器1D号与钥匙ID号(钥匙ID用于与BCM匹配)。 转发器ID号在防盗系统状态中以8位十六机制数识别。 为了能启动车辆,所有钥匙必须要匹配到整车防盗系统中。成功匹配后,钥匙数据将被读出并反馈回 FAZIT。 所有备件钥匙必须通过铣钥匙机在线登记给某一辆车,进行预编码,并且只能匹配到这辆车上,售后经销商借助VAS诊断仪防盗控制器学习。 另外遥控钥匙还有是否支持Kesy和遥控频率的区别。遥控钥匙要特别注意非原厂订购与匹配的钥匙的判断(表5-5-1)。
4.奧迪Q3-4c代防盗系统诊断(防盗总状态读取)。 (1)防盗锁止系统ODS操作。 ①车型、年型、发动机类型不能选错,选错会造成防盗匹配下载错误。 ②所有防盗控制器必须已经识别,识别不全会造成防盗匹配错误(图5-5-5)。
(2)读取防盗锁止系统总状态(图5-5-6)。
(3)25-防启动锁控制单元,防启动锁总状态防启动锁总状态解析(图5-5-7和图5-5-8)。
(4)01-发动机控制单元防盗总状态发动机控制器发防盗功能的从控(图5-5-9)。 发动机的运转要求通过驱动CAN总线得到仪表的释放。如果控制器更换,必须要在线匹配。 ①车辆底盘号VIN-A。 ②发动机控制器序列号:K01-S1。 ③发动机控制器底盘号:K01VIN-A。 ④发动机控制器寿命状态:4(车辆防盗完全匹配成功。 (5)2BELV控制器防盗状态(图5-5-10)。 ①车辆底盘号: VIN A ELV。 ②控制器序列号:K2BS1ELV。 ③控制器底盘号:K2BVIN-AEL。 ④控制器寿命状态:4(车辆防盗完全匹配成功)。 ⑤变速箱控制器序列号:K02S1。 ⑥变速箱控制器底盘号:K02VIN-A。 ⑦变速箱控制器寿命状态:4。 (6)02-变速箱控制器防盗状态(图5-5-11)。 ①车辆识别号:无,此变速箱控制单元未集成在防盗系统。 ②变速箱控制单元仅Q3PA后DQ500集成于防盗系统。 ③建议有防盗问题时也对其进行匹配。 (7)25-防启动锁,读取测量值(维修分组号96)防盗控制单元备件不进行元件保护自学习(图5-5-12~图5-5-14)。 ①故障存储器输入(部件保护激活)。 ②功能限制(如K25会发动机不会启动,无法防盗匹配等。 ③需执行“25-防起动锁,部件保护”。 ④密码重置锁定时间:69min。 ⑤钥匙学习锁定时间:69min。 ⑥退出钥匙学习锁定时间:69min。
(8)防盗控制器部件可能状态(图5-5-15)防盗部件在FAZT系统中状态(防盗部件总状态读取): ①全新的控制单元(----------/×××××××××××××); ②控制单元已获得下载数据(已有VIN)VIN-A(本车); ③控制单元已获得下载数据(已有VIN)VIN-B(其他车)。
(9)钥匙可能状态:当前转发器:000000匙信息未读出(图5-5-16)。 钥匙未贴紧读写线圈或根本未贴读写线圈。 为了读取钥匙信息,必须钥匙贴紧读写线圈! 当钥匙状态完全正常时,正常车辆使用钥匙量如下。 ①钥匙识别:1。 ②匹配的钥匙:1。 ③锁定的钥匙:1。 ④钥匙处于S位置:1。 ⑤端子15接通:1。 防盗部件在 FAZIT系统中状态: (防盗部件总状态读取如图5-5-17所示)钥匙在 FAZIT系统中状态(图5-5-18): ①新身份钥匙(新身份“待定”状态,如图5-15-19所示); ②后补订钥匙,未匹配成功; ③钥匙已匹配成功; ④钥匙删除。
5.奥迪Q3的4c代防盗的引导型功能菜单。 第5代防盗系统“一键”解除方案—“维修防启动锁”,不存在防盗匹配菜单执行顺序。 第4代防盗系统存在防盜匹配菜单执行顺序,更换哪个部件就执行哪个部件的匹配。 4c代防盗的引导型功能菜单介绍如图5-5-20所示。 6.第4代防盗系统的重要组成。 (1) FAZIT系统在线匹配: FAZIl是汽车问询和中央身份识别工具的缩写( Fahrzeugauskunft-und zentralesIdentifikations- Tool),为在线汽车防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FAZIT防盗在线匹配如图5-5-21所示。 对于防盗锁止系统中的组件,由于其数据和匹配状态都已储存在在线数据库FAZIT中,且在每次进行匹配时都会加以比对,所以防盗锁止系统组件的更换已经离不开引导型故障查询和对FAZT的访问。 没有在线连接( Online- Verbindung)就无法对相关控制器进行防盗匹配。即便是以测试为目的的交叉更换,也必须接受引导并在线进行。 (2)新身份/全车锁:“身份”指的是对每辆车设定所有密码和PIN码(基本码)。 执行“新身份”时,中央数据库 FAZIT将得到车辆系统执行新基本码编写请求,请求通过后经FAZI“在线匹配”释放,车辆第4代防盗器内集成的所有控制单元上均获得一个新基本码。
从第4代防盗起执行“新身份”总是以订购到一套新全车锁(所有钥匙和锁芯)为前提,即如果将车辆更换一套新全车锁,则意味着原有的防盗器必须执行“新身份”。新全车锁与车辆系统匹配前,首先要在铣钥匙机上对全车锁(钥匙)进行基本编码,并将钥匙与订购车辆底盘号一起在 FAZIT系统上登记,否则该套全车锁不能够进行匹配。钥匙在铣钥匙机上写入基本码后,只能同相应底盘号车辆进行匹配。 从第4代防盗起仅需订购和匹配全车锁套件,新的防盗锁止识别码就能输入车辆中。追加订购的钥匙(例如附加钥匙)的基本码从数据库FAZT中获取。 7,第4代防盗系统的重要概念—防盗锁止系统身份的“待定状态”。 订购一套“全车锁套件”之后,在通过引导型故障查询执行“输入新身份”的功能完成以前,只要是还没有执行这个新身份识别功能,那么车上的防盗器使用的还是原来的身份识别。即使新锁已经交货或新的全车锁套件已经安装到位,也是这样的。 此时新锁止套件就处于所谓的“待定状态”,在线数据库 FAZIT中也会对其如此标记。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增加钥匙,其所获得的也将是旧的(之前的)防盗锁止身份。只有在新识别码匹配到车辆中,并回传至在线数据库后,才会解除“待定”状态。在此之后,防盗锁止系统的所有动作才会以新身份为准。在此期间增加的钥匙随后将无法使用,因为其已适配了旧的身份。 8.第4代防盗系统组件匹配原则及过程。 同以前第3代相比,第4代防盗数据直接从 FAZIT数据库中写入。 ①防盗数据的读取、传输和写入。假如更换为新的发动机控制单元,执行“01-发动机控制单元,激活防启动锁”, FAZIT系统读取车上未被更换的防启动锁控制单元(K25),根据防盗控制器(K25,仪表)中的身份信息和车辆信息,从 FAZIT系统写入新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同样更换转向柱锁控制单元(K2B)。 同理,更换防启动锁控制单元(K25,仪表), FAZIT系统读取车上未被更换的发动机控制单元(K01)中的身份信息和车辆信息,根据K01中的身份信息和车辆信息,从FAZ-IT系统写入新的防启动锁控制单元(K25,仪表)。 ②车辆的防盗器控制单元或者发动机控制单元必须至少其中一个具备“身份”信息。 身份信息以防盗器控制单元或发动机控制单元为准!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