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的主要部件包括减振器、弹簧、球节、车轮轴承、横向稳定连杆及衬套等。当悬架系统出现故障后应重点对以上部件进行检查。 减振器的检查: 减振器的寿命取决于车辆和行驶环境。随着控制臂衬套的磨损,车辆弹簧伸张状态也会发生变化,减振器的负荷也随之加大。同时减振器内部油封的磨损也会加速减振器性能的下降。当发现车辆有以下全部或者任何一个症状,则应更换减振器,弹簧和减振器应该成对更换。为了保证车辆最佳的操控性,两个前减振器和两个后减振器应该同时被更换。检查减振器的方法如下: 目视检查减振器外部筒体是否变形或锈蚀,是否存在漏油,上下端衬套是否磨损、老化或损坏(图5-3)。若减振器漏油,应更换减振器总成;如减振器简体变形、锈蚀,应校正、除锈和重涂漆。用手握住减振器的两端,快速拉动或压缩减振器,压缩阻力应明显小于拉动阻力;否则表明减振器性能不良,应更换。
目视检查完成后,检查轮胎的压力并调整至规定值。
在需要检查的减振器一侧按压车辆,使车体上下连续回跳3-4次。每次按压时所用的力应相等,同时还应注意在松手之后车体要回跳多少次才能够停下来。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侧的减振器。比较左、右两减振器的阻力和回跳次数,左右两侧减振器的阻力和回跳次数必须相等。如果减振器功能正常,则一松手车体就应该停止回跳,或者回跳一、两次后便会停下来,否则应更换新减振器。
弹簧的检查:
检查悬架弹簧表面是否存在变形、裂纹、锈蚀等现象,然后测量左右侧悬架弹簧的自由长度。如果弹簧的实际长度比标准长度缩短5%以上,应该更换悬架弹簧。
不正确的车身高度可能导致车辆底盘在颠簸路面时拖底、损坏悬架系统部件,并出现与轮胎定位问题类似的症状。诊断悬架系统故障以及检査查车轮定位情况前,先要检查车身高度。所有尺寸均为垂直于地面的测量值,正确的车身高度应在±10mm内,如图5-4所示。
球节的检查:
球节的寿命是由车辆的行驶环境、汽车质量和球节的润滑维护状况来决定的。但是同样维护条件下,负荷式球节由于负荷比从动球节大,所以磨损程度要比从动球节严重一些。
当球节磨损严重时,经常会造成以下故障现象:
①当车辆行驶在车道时发出“吱吱”声或者爆裂声。
②感觉到转向盘有摆振现象。
③车辆不稳定,有偏摆的感觉。
④转向盘间隙过大。
球节应成对更换,以确保车辆的操控性。更换球节之前,需要对车辆进行球节磨损检查在车上检查球节磨损程度时,用千斤顶在下控制臂下面尽可能接近球节的位置将车轮顶起至规定高度(为2.5-5cm),保证球头处于空负荷状态,如图5-5所示。用手或撬棍上下左右方向晃动轮胎,如果轮胎球节产生移动间隙,则必须更换球节。在检查负荷球节时也应该同时检査从动球节。同样用手或者撬棍在轮胎顶部和底部交错搬动车轮,观察并感知球节是否有移动间隙。
车轮轴承的检查:
车轮轴承的车上检查方法如下:
①举升待检查车辆,升至轮胎中心与维修人员胸口平齐的位置,锁止举升机。
②两手分别放在轮胎的上下侧,用力晃动,以检查轴承有无松动。
如果感觉到轮胎出现摆动,则让一名维修人员协助,踩下制动踏板并保持,然后再次重复步骤2的操作,如果此时轮胎没有更大的摆动,应考虑车轮轴承故障;如果轮胎仍然摆动较大,则故障有可能是球节等其他部件。
其他部件的检查:
检查横拉杆和衬套是否变形或损坏,若存在缺陷,应更换;检査摆臂是否变形,摆臂的衬套两端是否存在裂纹、焊缝脱落等缺陷,若有,应更换;检查各轮盘是否压伤、裂纹和变形,严重损伤的轮盘必须要进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