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元件工作原理

来自:李含
4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03
回复数
0

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是利用霍尔效应原理,产生与曲轴转角相对应的电压脉冲信号的。它是利用触发叶片或轮齿改变通过霍尔元件的磁场强度,从而使霍尔元件产生脉冲的霍尔电压信号,经放大整形后即为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它可分为触发叶片式和触发轮齿式两种曲轴位置传感器。 1.霍尔元件工作原理: 如图2-11所示,把一块半导体基片(霍尔元件)放在磁场中。当在与磁场垂直的方向上通以电流时,在与磁场和电流相垂直的另外横向侧面上会产生电压。这种现象是1879年正在就读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物理学家霍尔发现的,因此命名为霍尔效应。 实验证明:霍尔效应中产生的电压Un(霍尔电压)大小与通过半导体基片的电流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与基片的厚度d成反比,即式中Uh—霍尔电压,V; Rh—霍尔系数,m3Cd—半导体基片厚度,m; I—电流强度,A; B-—磁感应强度,T。


由上式可知,当通过的电流为定值时,产生的霍尔电压Un与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 即霍尔电压随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而变化。当B≠0时,半导体产生霍尔电压;当B=0时,霍尔电压降为0。这一原理在汽车上被广泛使用。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